\n
“有一首诗,如果她还记得的话,应当就会认出。”
\n
贺兰君赶忙取出纸笔,韩昭在纸上写下了四句诗,问:“可否把这诗绣在手帕上,送于李家小姐?”
\n
贺兰君低头去看,纸上写的四句诗是:
\n
云轻鸢飞晴光好,
\n
水映天光镜如洗。
\n
谁家儿童散学早,
\n
醉卧溪边青青草。
\n
诗读起来通俗易懂,还有一些童趣,但似乎并不是名家之作,她忍不住问道:“这诗是谁做的呀?她如何凭这首诗就认出你来呢?”
\n
韩昭轻轻笑了,回忆起小的时候,和两位姐姐一块上学堂时候的事。
\n
那时她才刚刚学做诗没多久,三人一天下课之后凑在一块要对诗,还要用到每个人名字里的字,放在诗里。
\n
她先开了第一句,取了陶姐姐名字陶云安中的“云”字。
\n
陶姐姐接了第二句,取了李姐姐名字李映真中的“映”字。
\n
最后是李姐姐说的两句,等李姐姐说完之后,她才反应过来,李姐姐这诗是在笑话她呢。
\n
之前她去李姐姐家,贪嘴吃多了醉蟹。
\n
当时吃下没什么,吃完后和她们玩耍的时候,却醉在了她家草丛边的大石头上。
\n
最后还是被仆人背回家的。
\n
从前童趣,重回脑海,她笑着跟贺兰君解释。
\n
“哦,这样啊。”贺兰君抚摸着纸上已干的墨迹,眼神闪烁了下。
\n
晓月很快把这几句诗绣在了手帕上,再由贺兰君转交给苏姨妈。
\n
李府采买的人到了,按以往惯例,要了所需的布匹。
\n
苏姨妈笑着把贺兰君给她的几件绣件一并交给了负责采买的管事,道:
\n
“近日,我家外甥女儿来到京城,想开个绣坊,提前绣了些手帕啊,香囊,想着孝敬给小姐。还望管事大人能行个方便,让我们的这份心意也能献到小姐面前。”
\n
管事的一看那绣件精美异常,心下也乐意,就收了。
\n
李府里。
\n
李映真的贴身丫鬟从库房领了这个月的丝绸布匹,正要走,管事的又额外给了她几方帕子和香囊道:“这是外面布庄特意孝敬咱们小姐的,你一道拿走吧。”
\n
丫鬟看那绣工也不俗,倒省的自己绣了,就收下了。
\n
到了房里,因着小姐近几日入宫陪公主去了,领来的布料暂时也用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