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缎店后面的大院子,被陈雪茹充分利用起来。
她在前门外的街上聚集了十几个裁缝,在大院里设立了一个服装加工车间。
于是,陈雪茹的丝缎店生意更加红火。
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天,何玉柱在蔬菜大棚里种植的水稻和小麦迎来了丰收。
丁同志的恩师农业大学方教授带了学校的十个人,亲自帮助何玉柱收割水稻和小麦。
收割后,小麦和稻米在室外阳光下晒干。
然后用石磨将谷物打谷,最后收集所有的小麦和稻谷。
方教授首先用湿度计测量了水稻和小麦的湿度。
大米湿度为18湿度。
小麦的湿度为19湿度。
均超过了国嘉20级湿度标准。
最后再掂量一下。
总共有102公斤大米。
小麦一共有100公斤。
方教授看着最后的公斤数,欣喜若狂。
“一亩地可以收102公斤水稻,种一亩地就收不到1020公斤水稻,太离谱了!”
“而这个小麦,一亩地就能收获100公斤小麦一亩地,要收获1000公斤小麦,太不可思议了!”
“何玉柱大师,您培育出了产量惊人的新品种,您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大救星!”
方教授握着何玉柱的手,声音有些颤抖,激动地说。
何玉柱笑道:
“方教授,请您不要这么说,我只是在河滩上捡到了一些粮食,打算尝试种植一下,看看产量如何,没想到产量是这样的。”
“不只是高而已?何大师,您知道吗?您培育的这两个粮食新品种,产量简直不可思议。”
“你知道现在郭家普遍种植的稻米和小麦有多少斤吗?”
“平均亩产只有550公斤,小麦亩产也只有550公斤,还有500公斤。”
“你发现培育的两个新品种,亩产翻了一番,这么好的粮种一定要在全国广泛种植。”
“到时候,我们郭家的粮食产量将翻一番。”
“到时候,我国人民吃不饱饭的局面将彻底解决。”
“到时候,全国人民将不再为吃不饱饭而烦恼,大家都会投身建设我们的国家,祝你好运。”
方教授高兴地说道。
何玉柱培育的新良种让方教授看到了国嘉未来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