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馥没有回答,反而看着鲁肃,显然对鲁肃提起这个话题感到疑惑。
“曹司空与陈炎大军对峙于官渡,相持不下,但据最新消息,徐州失守了,为陈炎所占据,不知刘太守可知道此事?”
“自然知道,那又如何?”
半个月前,乐进从徐州撤退,到达寿春附近,但没渡过淮水,还是刘馥支援了千石粮食,才让乐进得以绕道回许都。
“曹司空虽与陈炎对峙于官渡,挡住了陈炎大军南下的步伐,但河南和徐州均已落入陈炎之手,陈炎只需派遣一军从河南东进,再派遣一军从徐州西进,即可从东西两面夹击许都,届时许都危急,官渡防线再严密,也不过形同虚设,我料用不了多久,陈炎就会攻打到许都。”
“刘太守乃曹司空手下重臣,奉命据守淮南,今曹司空危机重重,刘太守又如何能安守淮南呢?刘太守手里不过两三千兵力,就算有心助曹司空,只怕也做不了什么,若曹司空败亡,刘太守又何去何从?”
“那你之意是……”
“刘太守为何不提前谋划一番?”
“怎么谋划?”
“刘太守可归降吴侯,我愿意向吴侯举荐刘太守,届时以太守的才能与功绩,必得吴侯信任,封赏无数,太守仍可据淮南,为淮南太守,若有敌来犯,吴侯亦愿意率军北上,保护淮南周全。若太守不愿意留在淮南,亦可去他处为官,刘太守但凡有什么要求,均可提出来,商议一番再做决定。”鲁肃先把条件抛出来。
“哈哈哈哈,原来吴侯派你来,是为了劝降于我。”
“正是……我自知此事冒昧,只是当前战局,对曹司空十分不利,太守乃曹司空信任之人,想必不能容于陈炎,一旦曹司空败亡,太守还得谋条出路,唯有归降吴侯。吴侯年纪虽轻,却也是重贤才,能任用贤能,以太守之能,必得重用。”
“子敬先生真是多虑了,还虑到了我头上,我乃朝廷之臣,曹司空若败了,我自有考虑,跟吴侯没有关系。再者,吴侯想必对我不感兴趣吧,只为淮南这块地而来?”
“太守误会了,吴侯根基在长江以南,有了淮南,自然会让吴侯更有利,但吴侯今天派我前来,只因仰慕太守德才兼备,希望招揽太守,为吴侯所用,治理扬州之地。若太守归降了,仍留在淮南,实则与现在没有什么变化。”
鲁肃再次强调,就算降了,刘馥仍是淮南太守,为孙权掌管淮南,他想以此来打消刘馥刚才所说的“要地不要人”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