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占据河南,兖州亦落入骠骑将军手中,曹操撤退至官渡,以官渡筑垒为防线,今双方仍在交战。”
“官渡?”
王烈知道公孙康压根就不知道官渡在哪,连忙解释:“官渡位于中牟境内,乃汴渠渡口。”
“汴渠?”公孙康也不知道汴渠在哪。这也难怪,公孙度在辽东几十年,公孙康也是在辽东出生长大,哪会知道几千里外的汴渠?他最多只知道黄河。
“汴渠乃数百年前的人兴修水利,在黄河荥阳段挖的一条沟渠。骠骑将军控制了黄河,使得曹操不能以黄河为防线,故退守官渡,与骠骑将军对峙于汴渠两岸。总体上说,骠骑将军大占优势,曹操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对了……辽东侯继承先父基业,掌管辽东,如今该何去何从?”
“先生以为我该如何?”
王烈故作思考姿势,想了一会儿,才说:“骠骑将军实力已是十分强盛,对阵曹操,优势明显,用不了多久必会大败曹操,届时他将执掌朝廷,其大势已成,将来必伐辽东,我以为辽东侯当尽快向骠骑将军请降,以保周全。”
公孙康听了微怒:“先生所言并非无理,但辽东位于幽州最北面,陈炎再强,其军也不可能劳师袭远。今我在辽东自由自在,何必受制于他人呢?”他早就打算学父亲,在辽东当个土皇帝,恃远不服。
“若如此,大难临头呀。骠骑将军志在天下,必会来伐。两年前,乌桓人亦是恃远不服,反而作乱一方,如今乌桓已是败亡,若辽东侯执迷不悟,恐怕将步乌桓后尘。”
“先生夸大其词了,乌桓驻于辽西柳城,虽路途遥远,但与辽东相比,亦算不了什么,襄平距离辽西柳城可有上千里路,途中又是山脉纵横之地,若陈炎的军队从辽西来伐,我只需关闭城门,坚守不出,陈炎的军队就拿我没办法,时间长了,必会因缺乏粮草而退兵。”
“且辽东乃酷寒之地,每年秋季开始寒冷,冬季更是冰天雪地,直到春季才会转暖,期间将近四五个月时间无法交战,陈炎的军队只要六七个月的交战时间,光途中行军,就得花费三个月以上了。”
“辽东侯,需知辽东虽远,但亦非不能被攻破,否则辽东又如何会成为汉之领土?”
公孙康说得没错,要是从陆路上攻辽东,确实太困难了。历史上,司马懿征辽东,下半年从洛阳出兵,光行军就花了半年,直到次年春才发动进攻。
王烈知道徐盛正在勘察地形,准备建港,但这事可不能让公孙康知道。所以,他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