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开了二十多年的数学班将停办,可以把相关师资力量充实到现有学校。
还有就是如今的小学教育除了语文之外,基本都是塞学科目。
有三年的基础,一则弟子们年龄大些,自理能力强许多;二则道场选拔的自然还是尖子生,能力也不会差。
当下小学毕业生平均年龄约12岁,但尖子生年龄偏小,也就10岁多些。在道场研修十年,出山后正好二十岁出头,大部分都能独当一面了。
越琢磨越觉得这个办法好,刘学勤的塞学虽好,但他对弟子在传统文化这块的教育是有缺陷的,这在一方面客观造成弟子们普遍偏科,人际交往这块经常被人家吐糟。
“今天看到了咱们斯峰的照相机,还拍了照片,为师很高兴,那我们今天就讲讲光。”
音峰赶来的弟子听说到光,个个把胸脯挺得老高,这可是咱们物理的范畴。
“有了光,便有了色彩,便有了光怪陆离的世界,你们说说,色彩的本质是什么?”
“是波长!”
很多弟子大声回答,这个在做棱镜实验时就会讲到,可难不倒在座的弟子。
“不错,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这个,而是光学在文化传播中的媒介作用。”
“如今,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照相技术,很明显,你们眼前这台相机笨重而又迟缓,但它的意义却是无与伦比的。我再次强调,总山要解决的问题是从0到1,但我们应当站在更加高远的立场,去想象一项技术的未来。”
“假使有一天,相机可以做到巴掌大小,里面厚重的银版被轻质、便携、易感光的材料替代,人手一台相机成为一种可能。”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将所见的事物用相机定格下来,那么未来,就会有海量的图片。”
“文以载道,图片记载的信息只会更加直观,更有说服力。毋庸置疑,这会导致未来的信息传播会更快,更有效率。”
“这,又会改变什么呢?”
刘学勤话锋一转,抛出一个疑问。这个问题他不会作答,而是让弟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信息大爆炸已经是工业3.0了,对当前过于遥远,但塞音道场的弟子应当心存远志,必须有看得更远的大师出现才行。
否则,他作为穿越者带来的红利,迟早有一天被耗尽。
“会让后人变得更加聪明。”
“未来生活多姿多彩。”
“会成为呈堂证供的铁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