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不多,简单买了一些,这是三大爷?”
“你好,小杨同志,我是前院的三大爷阎埠贵。”
盐不贵,您瞧多好的名儿,也算是应景,这年代盐还真不贵,一毛多一斤,还不要票。
杨庆有乐呵的应道:“三大爷您好,我这手里全是东西,怠慢您了。”
“麻利把东西放下,三大爷带你认认门,好让咱们前院的人都知道,来了新邻居。”
这会儿三大爷一家还不知道杨庆有只是街道办一厨子。
猛地见街道办的同志对自己这么客气,三大爷直乐,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外间也没个桌子,杨庆有只能把怀里的一堆搪瓷,放到墙根,来不及收拾就跟着三大爷进了前院。
就两步路的功夫,三大爷还跟杨庆有普及四合院常识。
晚上九点之前必须熄灯,电费大家月底按户分摊,水费亦是如此。
和电视剧不同的是,前院和中院各有一水龙头,前院的在垂花门东头,三大爷的花在垂花门西头。
三大爷这人有个好处,没有明确占不到便宜之前,他对谁都很好。
其心理倒很好理解,结个善缘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占个便宜。
外面上班的邻居们这会都已经下了班,三大爷见人就拉住人家,介绍一番:“这是街道办的小杨,刚分到前头的倒座房。”
天黑的早,肚子没油水,不敢多逛,导致大家的生活两点一线,下了班就回家。
倒是省了三大爷和杨庆有的功夫,不用跑第二趟,一次就能认全活。
东厢房三间住了三户人家,每间房二十二三平米,紧挨垂花门的是李师傅一家,煤球厂上班,家里有个半大小子上小学,见了阎埠贵那叫一个客气,一口一个阎老师。
中间那户是个寡妇,姓王,杨庆有喊王婶,在粮店上班,带着一儿一女,这回轮到三大爷对人家客气,一口一个大妹子。
靠着穿堂屋的那间,住了六口人,刘师傅两口子,带着老妈李奶奶,还有仨孩子住一屋,幸亏仨孩子还小,否则都没法分配。
刘师傅在火车站上班,他媳妇孙姐扫大街。
屋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阎埠贵和杨庆有愣是没好意思进门。
中间六间的穿堂屋,全部被墙隔开,住了四户人家,每间的面积不比东西厢房小,反而两面见光,南北都有大窗户,门都开在前院。
穿堂左右两间面积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