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日子。
每天坐在店里,人来人往的没法打电脑游戏,于是开始看小说,用手机看老觉得不正经,到后来便开始逛书店,看见感兴趣的就买下来,看完后放在休息室收藏起来。
既打发了时间,又有逼格。
在电子书横行的年代,捧着一本纸质书,坐在柜台后面,想想都逼格满满。
想到这里,杨庆有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休息室里面的景象。
不过他没在意,只当是灵魂融合后,记忆力变好了,毕竟刚才离自己七八米的火堆旁的悄悄话,都能听得见,记忆力变好,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天色已经渐亮,窝棚里陆续有人起来,身边开始变得嘈杂。
杨庆有这时才有功夫打量一下这后世难得一见的场景。
身边人的穿着,后世只能在网络上才能窥得一角,每个人都裹着棉袄棉裤,浑身上下脏兮兮的,衣服原本的颜色早就不得见,又或者原本这个时代就流行用青色或者灰色的衣料,搭眼望去,仿佛从历史照片中扣下来的场景,天人一色,都灰蒙蒙的。
再打量一下自身,算是比较新的青色棉袄,怪不得会有人心生歹意。
不得不说,小杨同志也是个狠角色,十八岁的年纪,从老家狮城,孤身一人出来找活路,还能顺利抵京,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
说到实力,必须得提一下杨家庄的少年养成计划。
狮城,又名武术之乡,自明朝起,出过近两千名武进士,习武是刻进狮城人基因的被动技能,杨家庄也不例外。
传说杨家庄所习棍法为疯魔棍法,正不正宗杨庆有不知道,只知道棍法招招要命,甭管长棍还是短棍,总有一套为之可行的套路,从小没少吃苦。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在农村争地、抢水打架时,杨家庄还真没吃过亏。
那些练拳、练腿的,刚摆开架势就被闷棍给敲倒了。
练刀的?别闹,你敢用刀,杨家庄的各位就敢给棍子上,装枪头,一捅一个窟窿。
可惜,棍法再强也抵不过大旱之年,谁饿谁知道,自58年起,杨家庄就再也没抢过水,河都干了,还争抢个屁。
再加上,成立了公社,有了生产队,有了民兵,武艺也就成了摆设。
杨老汉这辈子就俩儿子,杨大强,杨二郎。
杨二郎就是杨庆有他爹,可惜英年早逝,年轻时仗着长棍耍的好,逞强好胜,替朋友出头,被人家给阴了,早早的去见了太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