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为的这个小儿子操碎了心,最怕在她百年之后无人照料,因此想尽办法积攒银钱为其日后铺路。
为此,长房的朱氏没少与这个婆母暗中较劲。
这下好了,二房这一回来,老太太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她自是要帮着婆母分忧,做个孝顺的儿媳。
朱氏顺着刚刚张氏的话接着说道:“弟妹,你是有所不知,外人瞧着咱们偌大的侯府风光得很,殊不知这风光背后的艰难,除了母亲说的那些外,还要打点京中各家往来所需的礼品。”
“这不,前儿太安伯家喜添麟儿,侯爷前去贺喜,又是一笔开支,这不当家是不知其中的难处。”
婆媳二人一唱一和,崔锦荣只点头却未说半句应承的话。
崔锦荣记着在回来的路上,女儿同自己讲过,且莫应承二人的话,一切由她应对,因此只是点头附和着。
母女心意相通,洛玉书正想开口之际,门外的丫鬟喊道:“二老爷回来了。”
随后丫鬟挑帘让进一位儒雅端方的男子,正是洛如年。
虽一路风尘仆仆,但终究在外历练多年,人显得格外沉稳。
洛如年给张氏磕头请安道:“母亲,儿子得皇上召见,未能同荣娘她们母女一同给您老请安,还望母亲莫怪。”
张老太太知道这个儿子最重君子孝道,每年都会寄家书来问候,逢年过节更是备好银钱礼品让人送来。
可再好也终是离家多年,张氏的心始终偏向不成气的洛如展。
刚刚同崔氏费了半天口舌也未见她说出个一二来,现在二儿子回来,不怕他不答应。
张氏满脸笑意道:“如年啊,你得皇上看重,为娘的高兴都来不及,怎会怪你。”
“刚刚还是责备的态度,现在想从父亲身上得到好处,便换了副嘴脸,猴子变脸都没这般的快。 ”洛玉书腹诽道。
“只是,这些年你在外面,不清楚,咱们府上也不如你父亲还在的时候那般的风光了,有些时候为了维系各家关系,只得靠你大哥在外用些银钱疏通。” 张氏接着道。
“另一方面,你外放这些年,玉青因年岁太小,便没让你们将他带在身边,一直养在我跟前儿,虽说你们逢年会让人送些银钱来,可这孩子的花费还是由你大哥担待的多些,但你们毕竟才是玉青的父母,现如今你们一家回来,总不好再依靠你大哥。”
洛如年在外这些年,俸禄虽不多,但好在崔锦荣陪嫁铺子的收益相当可观,因此在给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