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整个荆北五郡的地盘,也有十几万荆州军。
蔡瑁说他能带着七八万军队来投,其实也是颇有水分的,他这是把章陵郡全境和上庸、南阳全境的所有部队,都算作跟着他投曹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认为只有南郡和江夏郡的驻军,是被刘备收编了。
但事实上,刘备占据的地盘,显然不止南边的两个郡。上庸那边,别看汉水航道被章陵郡掐断了,似乎孤悬余赘。
但实际上只要霍峻投刘备,陆路他可以通过临沮和房陵之间的山区联络,互通信息。
需要大批军需补给、粮草运输时,也可以指望从上游的汉中郡、走汉水水路给上庸运粮。所以事实上完全不存在“上庸因为下游的汉水通路被掐断,而不得不跟着蔡瑁走”的问题。
另外,章陵郡全境,也不是都跟着蔡瑁投曹了,宜城、临沮这两个前沿桥头堡,已经被刘备夺取。当地的驻军虽然人数不多,加起来也就小几千,但都算是弃曹投刘了。
章陵郡还有一部分县在汉水北岸、后世的随州一带,那里也很有可能被诸葛瑾的水师,在逆流汉水而上的途中,顺手取了。
把这些七七八八尚未彻底拿稳的筹码都刨除掉,蔡瑁能带投的,最多也就五万多人。
剩下近至少八万多荆州军旧部,是选择了投刘备的。
也就是从兵力的角度来计算,刘备和刘琦得到了刘表六成以上的遗产,蔡瑁张允蒯良只带走不到四成。
而且考虑到刘备打出为刘表报仇的旗号,还让军队都缠白布,刘备多年来在荆州经营颇得人心。
蔡瑁这五六万人,也就是仗着现在还在城里固守、没法搞事情也没法跑,才不得不忠于蔡瑁。哪天一旦有野战的机会,还不知有多少人会倒戈,多少人会当逃兵。
真正能死忠于蔡瑁、为蔡瑁战至最后的,实在是难以估算。
曹仁也知道蔡瑁说的话有水分,但他现在没时间去分辨,也不想得罪人。暂时就把蔡瑁说的话打个折,只把襄阳、樊城、宛城这三座城池里的荆州降军计算在内,按照这个规模去估算防务部署。
曹仁便再详细看了一下地图,按蔡瑁最新通报的敌情,看了一下整个荆北还有哪些地方,是没被敌我两军瓜分完的。
一番梳理后,曹仁很快把目光聚焦到了襄阳上游的筑阳、山都、邓县和郧县等地。
那些地方,也属于章陵郡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