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信仰,百山城犹如圣地,被沿途的人津津乐道。
百山城外的子民,更是对那座城市充满了无限向往。
他们谈起百山城都是赞誉,在他们的口中,百山城内,人人有地可种,人人有粮可吃,人人有业可就。
路无饿死骨,家有万顷田,官更不许与民争利,与周边其他郡百姓是鲜明的对比。
而,他们没来之前,百山郡对外落户子民;他们来了之后,百山关城,不再向外救济粮草,也不再征收外郡人员。
周围郡县的子民看他们的目光,就像看仇人一样,这些人又怎么可能配合他们的调查。
他还能将所有人抓起来,严刑拷打他们不成!
那他们这些人在这里更要没了立足之地!
这才是他们寸步难行的根本原因——民愤。
岳从年何尝看不懂,他们面临的困境,百山那位郡主做足了应对他们的预判。
更何况,从这个人的生平看,十多岁就有开始谋划,走到今天,岂能是平凡之辈。
单凭百山城那座城墙,百山就有独尊南地的能力。
岳苍开口:“去领二十军棍!”
众人心惊,那可是二十军棍,如今军中正是用人之际。
“谢将军开恩!末将领命!”
“退下吧,切不可再轻举妄动。”
“是!”
岳苍站在沙盘前,心中思绪万千,这场对战恐怕比他想象中要艰难得多。
民心不在,行进艰难。
谁能想到讨伐逆臣贼子的他们竟然不得民心。
但又没什么奇怪,以一人之力逆转豪绅世家,分利与万民,朝廷能拿到这些民心才奇怪。
岳苍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寻找新的突破口。
大军行战,最忌拖延。
“来人!”岳苍提高音量,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然。
一名亲兵迅速走进营帐,单膝跪地:“将军有何吩咐?”
“传左将军!”必须要让百山尽快出兵。
……
岳从年从军营大帐出来,转去校练场.
从大帐到校场的路并不长,军营中却是一片忙碌景象。
一个身着灰色短打的传令兵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千户大人!有您的信。”大人出征前升的品级。
“信?”岳从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谁给他写信?
如果是军情,定然送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