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是一片明翠景象——
只一句话就交待了刘仙姑住处的“仙气”,而后到处张灯结彩挂绮罗的点缀,也预示着仙姑寨里将有喜事。
首联就把地点、事件交待得清楚明白。
人物则在诗题中就已经出现,此这几位大诗师面对长河与“青青河边草”,看着将欲落雨的山林和乱云,开怀饮酒,十分潇洒!
这几个人都已经在诗道上有所成,甚至立了门派,昔日的愿望初步达成,不知道谁在这时候唱一首《拊缶歌》呢?(《拊缶歌》是汉代弘农杨恽创作的诗歌,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一看就用不擅耕种而没有收获,此喻壮志难酬,劝大家人生须及时行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这诗里,似乎大诗师们也有不甚如意的地方,别人不好说,但是在平大诗师这里,大概就是还没有娶到他的心上人了。只是这种“牢骚”他也能隐晦地表达出来,又不显得轻贱,反而让人觉得他格调很高。
末联则有陶渊明《饮酒》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气象,而在陶渊明“欲辨已忘言”的时候,平大诗师也适时地“吾醉矣”,那正好一切尽在不言中,不要去讲多余的话了。
这可能就是“酒”这种东西的奇特之处——
明明酒醉后让人更糊涂,可是每次都让你有一种“老子把一切都想通了”的豁然开朗之感。
这首诗,既给仙姑寨、给刘仙姑吹捧了一番,又表达了自己的心迹,炫耀了自己的朋友圈,致敬了先贤的经典,大诗师一出手,果然就让众人知道了为何前面那些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了。
“陈大诗师,饮的又是何物?”平鸿轩看着陈成的诗问道。
“我啊?茶也!”陈成道,见有人没有反应过来,解释道:“茶者,荼也。”“茶”原来写作“荼”,等到陆羽的《茶经》风行于世之后,“茶”的名称才完全普及开来。
只是这个时候陆茶圣还在湖州当季兰姐姐的小弟,《茶经》发行也还要等些年头。
陈成说话的时候,不远处的木楼上,下面说话的声音也全都传入楼上。
“咦?他管我给他喝的叫‘茶’?”刚刚送茶的小姑娘诧异,一副理解不能的样子。
其实,刚刚她的献茶,其实是一个恶作剧,主使者就是此刻在她身边的天仙姐姐。“你,送碗苦汁给他喝去!”——姐姐就是这么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