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们就不要计较这些古史问题了!”没有仔细考古之前,谁也说不清古史真正的样貌,就好像疑古派的顾颉刚老先生也质疑过殷商的历史,可是殷墟发掘之后,国人发现商朝的传承还真和史记上写的一模一样,“疑古派”也就没有五四时那么风行了。
老祖先又怎么会光想着怎么糊弄后世小朋友呢?
跟大家讨论这些话题,陈成倒是有兴致,可问题是,太多超出此时的人认知的东东,万一自己被当成布鲁诺、伽利略那样的异端邪说,被活活烧死,那就不值当了。
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吧!
“前面五律派的人也问过,佛陀的言论是如何记载下来的?都是弟子们整理所得,加‘如是我闻’表明阿难尊者所集经藏尽是亲承佛前所听所受。孔夫子的言论亦如是,《论语》由夫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夫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儒、释两家的思想精华,都曾经是‘无字天书’!只不过这‘天书’溶解在所得者的记忆和内心!”
“不光释尊和孔圣,其他诸家的思想,许多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文字来记载。《易经》即便不传,单是依靠卦象,依然会有能人异士能参透其中的玄机!这还是在‘有图有真相’的前提下,达摩祖师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石洞中面壁十年,始得大道!”
“那我且问诸君,达摩面壁之壁,是有字无字呢?”
陈成微笑问。
众人又是讷讷无言以对!
那就是那面石壁也是“无字天书”咯?
“然矣!”陈成长叹道:“老子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我曰:天书无字,亦无需字;有字多学三十年,无字明天就毕业!知识越多越——嗯,这句不大合适。”
“总之,初学者追求学问越学越多;成熟着删繁就简;大成者摈弃一切,终有大成!当‘殿藏云气,帘高入涨’之时,碑上字迹却零落无存!但是,存不存又有什么必要呢?该参透的佛法,已经领悟在那位‘隔花僧影淡’的得道高僧的心里,一如佛祖最初深入浅出引导诸弟子时的情形——此等境界,诸君以为如何?”
众人再次被陈某人的“智慧诡辩术”所倾倒!
这小子满口胡扯,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又似有道理?
明明是一首纯粹到不能再纯粹的写景诗,小学生日子,可是被他自己这么一解读,又是佛家的“空无观”,又是“大音希声,天书无字”,花招一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