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密布!
今夜不会再有难舍的旧梦,
曾经与你有的梦,
今后要向谁诉说!(姜育恒《再回首》)
陈成回顾这“三年又三年”的经历,愈发怀念在他成为“颍川神童”,装傻充愣的“伪装童年”时代。
那时候多好啊,我真特么后悔长大,后悔出名。
做人难,做男人难,做着名男人,难上加难!
即便不说陈成这么多年的坎坷经历,光是从他这首五言律诗本身来看,很能感染人心。
守岁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重要事件,对于始安七少这样的小朋友来说,就更加看重。
即便是肩负生活重担的成年人,忙碌了一年,终于全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心平气和地过一个祥和的年,何尝不是一大幸事!
无论多少年过去,回想起来,总能唤醒心底里的美好!
而陈成这种“欧亨利”式的处理方法,前面七句全用来渲染昔日的美好,最后一句却忽然峰回路转,回到冰凉的现实,给人的冲击的确不小,又感觉很新颖。
七少也在想——
梦见哥哥是不是借鉴了路师兄的创作形式呢?
因为路师兄的诗,前面几句全部写对旅途的想象,“月照一帆久,秋随双桨生”,这场水路归途还没有开始,可是大家已经能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旅途的疲惫——
可是到了最后一句“隔县已相迎”也是斗转星移,峰回路转。
始安城就像父母一样迎接着游子的归来,甚至真正的父母就站在城楼上迎接着游子的归来!
对旅途的疲惫、思乡的萧索,是不是一瞬间就悄然冰释,化为喜悦了?
果然啊!
成功的诗作,都有共通之处!
梦见哥哥能转瞬间学会路师兄的看家本领,真是天赋异禀,巧妙非凡!
这就是我们与他之间的差距吧!
始安七少感慨不已,自叹弗如!
陈成完全没想到这几个小鬼竟然怀疑他致敬路承允,我从头到尾一直想的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老美生活的百科全书”欧·亨利好不好!
其实,如果我要把“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局”推到极致的话,不应该写“不见又三年”,而是直接写“一世见无缘”——
终我这一生,都没办法再见到了!
这样,你们肯定都会倍加惊恐,说到底怎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