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习惯了之后,把火药做成的炮仗也叫“爆竹”。
在火药大规模应用之前,人们往往会在过年期间在后院烧起一堆火,然后将一些旧的东西破的东西扔到里面,而竹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总会发出“啪啪啪”的声响。大过年听到这热闹的声音,还让人觉得怪喜庆的。
于是每到过年,都会往火堆里扔一堆的竹子,同时将旧的东西全都烧掉,辞旧迎新,到了喜爱“佛法”的五律派弟子们这里,也就可以说“断舍离”,鞭炮烟花是这种习惯的延续而已。
既然过年标志性的东西来了,那么“年味”自然也就随着陈成的爆竹一起来了。
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烧着热腾腾的爆竹,每个人的心都暖洋洋的!
家里即便只有一朵灯火,可映照在每个守岁人的脸上,也都是鲜艳无比,喜洋洋的!
梅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暗香浮动,梅影摇晃。
如此细微的抖动,也被大家看到!因为这一夜,无人入眠!
又没春节晚会赵本山可以看,可不就瞅着窗边的梅花看不停了嘛!
家中的爸爸妈妈谈论着家里大大小小的琐碎事:年终奖多少啊,来年能不能升职加薪啊,正月初六隔壁老王家嫁女儿,该随多少份子钱啊之内。
小朋友们完全不知道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只顾着在一旁嚷嚷着:给我给我快给我!我要压岁钱!
“你们过年还发钱啊?”小六看到这里,惊讶地问陈成道。
“怎么,你们不发吗?”陈成反问道。
始安七少里有五个人都摇摇头。
看来——
这不是通行大唐的规则。
大唐有压岁钱吗?
其实是有的。
早在汉代,就有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但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大概因为“厌胜”这种巫术(厌才是正确写法,读音一样),后世才会认为铜钱能辟邪,林正英才会用铜钱来打僵尸。
而又因为“压胜钱”的讹变,最后又成了“压岁钱”。
在大唐,起码在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是盛行的——
以李隆基的阔绰,没事他都赏赐一堆东西,何况除夕之时,又怎么会吝惜呢?
就连杨贵妃认“干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