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君无戏言,哪有时间骗你们玩。”杨小瓜说道。
“我们愿意现在就下山,那有什么其他的好处吗?”也有心热的头人问道。
“你们要是现在出山,我们会教你们盖房子,砖瓦材料借给你们,等你们分十年用粮食布料或者猎物来还,我们会把老师派到你们的新村落里,一个先生教你们全村。”杨小瓜点点头说道,“还有,我们会办一些私塾,教你们识字,如果有学得特别好的可以将来做一个官,光宗耀祖。但是一开始不会办很多私塾,所以,哪里人多去哪里。”
“读书识字?”头人们虽然大字不识,但是不妨碍他们对文化的敬仰,绝大部分部落还在结绳记事,口口相传,现在有人说要叫他们识字了,他们简直都要疯狂了,纷纷表示愿意出山,而且这一次开会,有一半的寨子不知道或者不相信官府,不肯出来,他们也要回去传达消息,给兄弟寨子一个机会。
“还有一点,我们打算招兵,不是强迫的,是给钱给粮食的,谁家有合格的男丁当了兵,每人每年给三百斤粮食,五斤盐巴,两丈麻布,家里种的田可以有二十亩不交粮。如果表现好当了军官,每月有和汉人一样的饷银,如果战死了,每人给五百钱抚恤。”宛如一瓢冷水倒进了热油锅,会场再次炸开,这些少数民族不怕死,怕穷,一听说当兵有饭吃,马上就兽血沸腾了。
就这样,经过十来天热火朝天的讨论,会议达成了一致意见,长老们对武陵王爷的英明决策表示全力支持,踊跃报名下山支持祖国农业建设和参军保家卫国,然后就满载着官府的礼物(一坛美酒十斤盐巴)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走向家乡,要把政府的号召、会议的精神带进大山,传达给千家万户。
再以后几个月中,大批的山民开始纷纷迁出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在官员的指引下找到了平坦些适合开垦的荒地,在有经验的汉人指导下开始摈弃刀耕火种的陈旧方法,按照汉人老农的指引,用锄头犁铧深耕,也有人驯化了水牛,协助自家,这样的聪明人将会成为土人中最早掌握农耕技能抵达小康的那一批能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移民历来都是困难的,需要大量的物资药品和房屋支持,当然还要被迁移的民众支持,这些在两广影响要小很多,毕竟冬天气候温暖,不会像和北方一样冻死人,其次植物生长茂盛,水果和野生动物很有一点充足,不像北方连草根树皮都缺乏,至于说民心,他们早就想下山来了,只是害怕汉人官府会剿灭他们,现在官府鼓励,不另眼相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