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左侧的李晋王,微微侧过头,眼神飘忽,支支吾吾,躲避对方愤怒的目光。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只小老虎,性情如此火爆。
再有一点,这他妈的,记性也太好了吧。
崇祯八年,年仅9岁的李来亨,就把事情记的如此透彻。
沉思了一会,知道躲不掉的李晋王,还是抬起头,迎着小老虎的冷脸,摇头叹息说道:
“临国公”
“当年啊”
“义父,李闯王,也是而立之年,跟咱们现在差不多”
“意气风发,豪气万千,在三十六义军里,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面对官军的四面围剿,刀口舔血,过了今天没明天”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义气相争,并没有什么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之仇”
、、、
是的,当年是崇祯登基初期,陕北就已经乱成一团浆糊。
李自成是失业邮差,八大王是犯了事,要杀头的边军小卒子。
后来,都是活不下去了,才聚义暴动,走上反明的不归路。
那时候,李闯王和八大王,年纪都不大,也都是30多岁左右。
跟东值房里面,大明的两个擎天柱,小尉迟李定国,小老虎李来亨差不多。
“不过”
“你扪心自问,当年的义军盟主,到底谁更有资格?”
“崇祯三年,义父就在家乡,聚义起兵,响应陕北的王嘉胤,王自用”
“义父的军队,作战勇猛,军纪严明,屡立战功”
“不出一年时间,就成了义军三十六营的大首领之一,实力最强劲”
“那时候,你们的李闯王,仅仅是一个小队长”
“先是投了王左挂,随后又投了张存孟,最后走投无路,才找到高盟主”
“说句不好听的,这要是没有高盟主的提携,单凭你祖父的威望”
“呵呵”
“等到猴年马月,也是轮不上的”
“单凭这一点,义父就更有资格,做这个义军盟主”
“义父要是做了盟主,这个天下,说不定,就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哎”
说到这里,李定国眉头深陷,又深深的叹了一口,索然无味的说道:
“争来争去,何必呢”
“往事如烟啊,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老夫都年近四十,早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