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的,耕地的开垦和复垦,那是两回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差距不是一般的小。
开垦耕地,很多时候,都要先砍树,清理杂草,再翻土垒成梯田,还要修筑灌溉设施。
复垦就不一样了,梯田、田埂、机耕道和沟渠,全部都是现成的,清理一下就能耕种。
所以说,只要有点常识的文臣,都知道其中的差距,钱粮收获,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没错”
“川北,汉中,关中的通道,道路崎岖,全是羊肠小道,不利于大军行军”
“但是,即便是再多的困难,关城关隘,这条路,还是人走的,是能行得通的”
“将来的某一天,别说是满清鞑子南下了”
“本朝的军队,说不定,也要借道川北小道,穿越大巴山,米仓山”
“进攻汉中,北伐关中平原,兵临西安古城,进而威胁北京城”
“所以说,这个四川省,天府之国,本朝是必须好好经营的”
“只要有了丁口耕地,才有足够的粮饷,以备将来的北伐关中,而不是靠云南调拨”
、、、
没错,经营四川,不单单是为了钱粮啊。
更不能,因为担心满清鞑子南下,毁掉四川,而放弃经营四川的大好机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既然拿下了整个四川,这个天府之国,该浪还得浪,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说不定,将来明军北伐的时候,也要选择川北这条路线,拳打汉中,马踏关中。
到时候,这个四川,就是后勤基地了,需要的钱粮,也是天量的。
“至于,满清鞑子南下”
“老臣认为,他们没那个胆子了”
“去年一年,就是最好的例子,本朝在四川的战线,能拖死拖垮清狗子”
“四川军队的粮饷,靠云南调拨,也算是千里转运了”
“但是,背靠一条长江水,可节省不少的损耗”
“满清鞑子,则是不一样了,他们拖不起”
“大巴山,秦川三百里,翻山越岭,跋涉千里,山高水长,路途艰辛,损耗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说,老臣的意见,还是搞好四川,经营天府之国”
“满清鞑子,要来就来吧,继续打下去就是了,本朝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看谁耗得过谁”
“一句话,该打还得打,不能畏首畏尾,瞻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