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户部嘛,铁头佬龚彝,在乎的就是钱粮丁口。
所以说,张佐宸和邹简臣的意见,都是休养生息,龚彝当然是一万个同意和支持了。
打击盗匪,清理土司丁口,丈量土地,开荒拓荒,那都是经营地方的最佳手段。
尤其是四川这个风水宝地,耕地有的是,雨水丰润,土地肥沃,只要有人了,就不怕没粮饷和赋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
说着说着,老辣精明的龚彝,又是深叹一口老仙气,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惋惜的说道:
“其实呢”
“如今的朝廷,也是条件有限,国力略微不足”
“如果,朝廷有足够的丁口,多余富余的丁口,那就好办了”
“整个四川,物产丰富,雨水丰富,太适合耕作耕种了,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人缺丁口”
“可惜了啊”
“整个大西南,六个省,盛产米粮的好地方,本来就不多啊”
、、、
是的,王朝末年,王朝初期,最严重的问题,其实都是丁口问题。
老武夫眼里,军阀杀胚眼里,丁壮降卒,那都是炮灰韭菜,冲锋陷阵,填埋壕沟。
但是,在朝廷文臣的眼里,尤其是管钱粮的户部眼里,丁口才是真正的财富,有丁口才有钱粮。
所以说,龚彝是一肚子窝火,更是一脸的惋惜之色。
大明朝廷,即便是打下了四川,一时半会,也是用处不大,丁口钱粮赋税太少,于事无补。
更何况,现在国力有限,大西南也没有人丁大省,想搞移民也没那个实力和条件。
“至于军事上”
“邹尚书,说的也有道理”
“川北地区,背靠大巴山,崇山峻岭,都是羊肠小道”
“本朝打汉中,打关中,肯定是困难重重,空耗大量的国力”
“同理,鞑子清军,要想从关中汉中打下来,也是难上加难,空耗钱粮”
“老臣的意思,也是认为,川北地界,不需要驻兵太多了”
“之前,四川那边的粮饷,至少有一半,是靠云南这边拨付,千里迢迢,损耗过大”
“当然了”
“如今收复了整个四川,休养生息正当时”
“一年半载过后,情况就会好转不少,钱粮自足应该问题不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