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可攻,退可守”
、、、
是的,金光说那么多,讲解的那么详细,就是为了引出两个大明名将。
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和俞大猷,这两个大明中后期的擎天柱,顶起了大明军队国威的脊梁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错的,金光就是告诉朱皇帝,大明的两个名将,之所以能战无不胜,也是装备了大量的战车。
这就是活生生的最好例子,两个如此能打的战将,都选择了战车,对抗北方的游牧鞑子。
如今的大明王朝,要想从大西南,冲出满清的枷锁,肯定也要装备战车营,用于对抗来去如风的满清骑兵。
至于,到底装备哪种战车,那都是因地制宜,根据朝廷的实际情况而定,目标都是满清骑兵。
“至于”
“本朝军队的选择”
“老臣,邹尚书,龚尚书”
“商议一致,最后还是选择,身前这一辆,重偏厢战车”
“效仿戚继光将军的战术,战车营,搭配火器,骑兵营的战术,进可攻,退可守”
“毕竟,朝廷的骑兵营编制,也有了8个营,1.8万骑兵,打反击的话,骑兵也是足够的”
“更何况,本朝的火器方面”
“佛朗机炮,镇虏,灭虏,灭清将军炮,遂发鸟铳和抬枪,威力远超戚继光将军的时代”
“再有一点”
“当年,戚继光将军的戚氏战车,之所以走向没落,也有一部分是钱粮的因素”
“如今,本朝的财政问题,也算是比较宽裕了,能承受起战车营的营造,战场消耗”
、、、
哔哩啪啦的一大堆,金光的最终目标,还是朱皇帝身前的重型偏厢战车。
是的,这个结果,是邹简臣,龚铭,金光,三个老杆子谋士,最终商议定下来的结果。
一个字,效仿戚继光,选择偏厢车,搭配火炮鸟铳,再配上一个骑兵营,那才是完美的配置。
当年,戚继光之所以能百战百战,战功赫赫,闪耀整个华夏九州。
其实,归根结底,跟大明中央王朝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张居正在位的时候。
这都是一个道理,跟当年的岳家军一样,足粮足饷,赏赐一大堆,军饷是最高的。
至于军中的装备配置,那更是一流的,最好的,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满足所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