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点防御点,不但兵力充足,还在城门外设了壕沟硬寨,里三圈外三圈,甚至是横跨护城河。
如今,打了那么多大战的朱雍槺,也不是战场菜鸟了,很有分寸的,直接安排两个营6千人,再配6千丁壮降卒,足足1.2万人啊。
况且,旷世宰和王朝兴,都是朱由榔的旧将,久经沙场,一直被关在阿瓦城,也该好好冲阵杀敌了。
“其次,是兵马调动”
“广国公贺九仪,副将线国安的3千兵马,副将魏豹的骑兵营,全部抽调至东城外”
“告诉你们,东城外的所有战事,由广国公统一调度,各军大小将校,都听从广国公的号令行事”
“朕再告诉你们,一旦战事打起来,朕不在东城,广国公的军令,就是朕的圣旨,胆敢违抗军令者,格杀勿论”
“副将潘忠,就在西山上指挥二炮营,继续用重炮轰击城墙,还有西城外的清军营寨,掩护旷将军和王将军攻城攻营寨”
“将军线成仁,统领本部的一个土司营,继续坚守在西山,看护好二炮营”
“还有,最新打造的,各州府送过来的100多门红夷大炮,全部调到东城外,交给广国公指挥,增强东城的火力输出”
西城和东城,中间隔着一个广州城,北面隔着一个越秀山,南面是珠江。
没办法啊,朱雍槺为了战事顺利,必须在东城外,安排一个总指挥,这个人也只能是贺九仪。
当然了,其实大将线国安也够格的,还是身份问题,广西降将出身,再熬一熬就好了。
广国公的爵位最高,在军中的威望也不小,同时也没了嫡系兵马,可以放心大胆的用。
当然了,朱雍槺肯定不怕有人闹事,或不听贺九仪指挥,一旦事情闹大了,战后肯定是人头落地的。
同样,朱雍槺也是很重视东城,不但调去了线国安的3千兵马,还有魏豹的1500骑兵。
甚至是,把连城璧送来的最新打造火炮,100多门,全部调过去了,就是为了攻打东城。
毕竟明军的目标就是鸡翼城,东面的小东门,和西面的竹栏门,需要同时发力,东西夹攻。
“陛下万岁”
“末将遵旨”
“吾皇万岁”
“末将遵令”
“大明威武”
、、、
广国公贺九仪,潘忠、线国安、魏豹、马雄,艾承业、线成仁、旷世宰、王朝兴、德钦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