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百姓穷困于外,单汉居多,阳气鼎盛,影响天象,才无雨可下,阴阳隔塞于内,故感动和气,灾异屡臻。”
简单来说,就是荀爽觉得汉桓帝后宫美女太多,导致民间阳盛阴衰,阴阳失衡,这才不下雨。
三国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说:
“今中宫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于中。风雨逆度,正由此起。”
也是说,皇帝的美女太多了,搞得我江南水乡,都出现了不下雨的情况。
《西游记》里的李世民去阴间走了一趟,表示自己回到阳间一定多做善事。
一从地府回来,就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放了三千宫女,因为他当时觉得,就是皇宫宫女多,自己是皇宫唯一的正常男人,所以阴盛阳衰,阴气重才害的自己去了阴间。
第二件事就是找和尚做水路大会。
所以李百药和朝中的大臣都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应当然的事情,而且还是大好事!
朝臣当中,不少人还在心里懊悔,自己怎么没想到这样的办法!
因为这些宫女被放出皇宫,民间就多了几千对夫妻,这些夫妻的父母、兄弟、子女全都会称赞那个提议放了宫女的大臣。
在文官当中,这又是一项美名。
但有些门清的大臣,却在心里嘀咕,李百药这是看长孙无忌走了,想自己献策上位吧?
那些门清的大臣们心里虽在嘀咕李百药此举的真实意图,但也都不动声色地站在原地,静静观察着事态的发展。
朝堂之上,一时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李世民的回应。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静,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上的众人。
心想李百药真会挑时候,这是逼着自己去得罪父皇啊!
他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快速权衡利弊。
若直接驳回李百药的提议,不仅可能引发部分朝臣对自己不重视灾异、不遵循古例的质疑,可是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好。
“李卿所言......”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又停顿了一下,在腹稿接下来怎么说。
“关乎天灾应对与宫女安置,兹事体大。朕需权衡各方,慎重考虑。”
不管别人怎么想,他自己知道,自己就是拐着弯的对付太上皇。
而且早就知道陛下不想去得罪太上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