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比你聪明又比你努力。
仅仅两年,十五岁的玄奘就能代替他的师父,给师兄们讲解经文。
十六岁,玄奘的师父就自然不如玄奘,全净土寺没一个敢说自己比玄奘还懂佛法的。
在净土寺无敌的玄奘,就在洛阳到处参学,很快整个洛阳的和尚都自愧不如!
玄奘听说,中原有个很厉害的寺庙,里面高僧和大法师一大堆。
玄奘就开始出发,往中原走去,那是一路走,一路参学。
这一路,玄奘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佛法,也见识到了更深刻的佛法理解。
在中原的寺庙,认识了上官仪。
后来孔颖达也在这里遇到了玄奘,并且得知了李渊在长安建国,孔颖达邀请玄奘去长安。
当时的长安,因为战乱,破败不堪。
加上玄奘在洛阳的名声,已经传到了长安。
留在长安的僧人和尚,有一个算一个,没有敢说自己比玄奘厉害的。
因为当时的这些高僧和大法师们,全都跑去长安南面汉中和川蜀。
玄奘就离开了长安,又去了汉中和川蜀参学,学习更深的佛法。
功夫有心人,在这里遇到空法师,这样的得道大德。
后来又遇到了慧景大法师,玄奘曾经在听过他讲的《涅盘经》,当时年纪小,听完执卷伏膺,遂忘寝食。
现在遇到了,就一直跟着这位大法师学习。
没几年,这位大法师也教不了玄奘了,汉中和川蜀也找不出来一位能给玄奘教佛法的了。
此时的玄奘也才二十一岁,既然川蜀的水准已经留不住玄奘了,那就去别的地方。
玄奘再次穿过峡州,回到洛阳,并且拒绝当净土寺的主持。
然后再次去洛阳,去河北道的相州、赵州参学,然后又又把当地的高僧比下去了。
再去河南道的兖州、徐州参学,又又又把当地的高僧比下去。
再去淮南道的扬州、光州,这次没把当地高僧比下去,对方一听他的名号就表示不如他。
因为他们前不久,才去洛阳的净土寺参学,连他的师傅都不如,更不敢和玄奘教什么佛法。
然后他又回到了长安,因为上官仪听说了他的事迹,写信告诉他,长安有两位“法门唯二真神”。
他们也是和玄奘一样游历天下的,隋朝时期就是公认的“唯二”。
玄奘来到之后,就和二位“法门唯二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