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对着南洋商站的账本都忙得脚不沾地,哪比得上李大人威望卓着、镇得住场子?这通车大典有老臣们坐镇,既是给新政添彩,也能让百姓瞧瞧,咱大明君臣上下一心。”说罢抬手抹了把额头,仿佛真累出薄汗,惹得殿中几位年轻官员忍俊不禁。
朱元璋转头看向李善长,见老臣佝偻的脊背都挺直了几分,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久违的光亮,心里暗叹一声。当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老家伙们,如今只剩这几根“老骨头”还在朝堂撑着,这通车大典,倒真是个安抚淮西勋贵的好由头。“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他重重一拍御案,震得镇纸都滑出半寸,“李善长,你即刻着手筹备,务必要办得风光!”
李善长激动得声音都发颤,手中拐杖在金砖地上连叩三下:“老臣领旨!定叫这通车大典,比咱当年应天称帝时的仪仗还要气派!”他身旁的淮西官员们个个面露喜色,户部侍郎周德兴偷偷扯了扯同僚衣袖,压低声音道:“总算轮着咱们露回脸了!”
朱元璋又转头吩咐礼部:“传钦天监!择个黄道吉日,莫要误了大事!”片刻后,钦天监监正捧着罗盘疾步而入,三指并拢掐算片刻,额角沁出细汗:“启禀陛下,三日后卯时三刻,天呈紫微星耀,地脉龙气升腾,正是大吉之日!”
“好!”朱元璋抚掌大笑,龙袍上的金线盘龙随着动作熠熠生辉,“传朕旨意:三日后,京平铁路通车大典!凡沿途州府,官员百姓皆可观礼;命工部加急赶制万民伞、功德碑,让天下人都知道,咱大明的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殿中文武齐声领命,太极殿内,诏旨声与钟磬声交织,恰似新政浪潮奔涌向前的序曲。
散朝之后,李善长拄着拐杖颤巍巍却又脚步急促地将蓝玉、周德兴等淮西官员聚到偏殿。他布满老年斑的手掌重重拍在檀木桌上,震得茶盏里的浮叶乱颤:“诸位老弟,咱淮西党多久没在陛下面前露脸了?这次通车大典,可是咱扳回场子的良机!”
蓝玉笑道:“老相国放心,当年咱跟着陛下打武昌,连云梯都能架得稳稳当当,何况是办个典礼?”周德兴更是胸脯拍得山响:“不就是铺红毡、摆花篮?咱让应天府的百姓都来捧场子,保管比那酸文人的诗会热闹十倍!”
李善长却拧紧眉头,浑浊的眼珠转了转:“要办就办得气派!咱得让陛下瞧瞧,没了那姓欧阳的滑头,咱淮西子弟照样能撑得起场面!”他压低声音,拐杖尖在青砖上划出沙沙声响,“但丑话说在前头——银子能省则省,陛下拨的十万两专款,咱得留出半数日后朝堂用钱的地方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