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只癞蛤蟆脸上看出委屈的同时,也终于记起了它是谁。
还想过它既然好了,就把它送回家,可到了烂泥塘它却不肯走,还很嫌弃似的,甩甩爪子一蹦,蹦到了小孩的脑瓜顶……
再之后它就住在小孩家了,小孩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福大。
意思是夸它命大,祝它福气也大。
虽然不是很像的样子。
它离水太久会变得干巴,又不大喜欢晒太阳,所以虞大娘给它找了一个瓦罐,让罐子斜躺在大盆里的淤泥里,罐子不至于进水,又离潮湿的地方很近,它很满意,完全不在意那是一个破罐子,盖了片瓦才挡住缺口。
盆里的莲藕莲子发芽后已经挪去缸里了,它一只蛤蟆住在那里看起来有点儿寂寞,小孩就去找了些水边的草种在盆里,好看多了,但要说福气,好像是没有的。
它多数时候都在自己找蚂蚁、蜘蛛、蚯蚓之类的小虫吃,偶尔能吃到一点鸡蛋黄,一点面粉,如果南瓜心情好,会给它带回来一点儿不知道哪里弄来的小鱼小虾。
不管给它什么,它都吃的很干净,如果不给,它也不会像南瓜一样追着要,只是安静的待在瓦罐里,或者跳进缸里游一会儿,虞大娘总担心它偷吃莲藕,可看了几次发现没有,也就随它去了。
它还喜欢跟着到店里来,小孩和虞大娘怕它吓到客人,不是很想带着它,这时候它就会自己想办法了,像只小狗一样自己跳着寻来,躲在不显眼的角落,或者棚顶的柱子上。
也不怎么吭声,有几次小孩怀疑它死了,找到它一看,原来只是在闭气。
它好像知道自己不大讨人喜欢,所以活的也没什么存在感……
但这也不大要紧,言归正传吧。
孙小蛙她们被恶心走了,小孩叫了两声福大,它才用比平时慢许多的速度,慢腾腾的蹦出来“呱”了一声,有点怯生生的可怜。
小孩不吝啬的夸它:“干的漂亮,一会儿我带你去河边玩儿!”
“咕呱!”
它好像能听懂,大声应了下,小孩打开竹笼,它就自觉的跳了进去。
这是小孩花了五文钱买来的,不算大的竹笼,刚好能装它一只蛤蟆。
虞大娘在上头栓了根绳子,她就可以斜挎着了,这样不会弄脏佩囊,竹笼也好清洗。
她们锁了门就走,晚饭吃的仍然是剩点心。
小孩带着福大去河边玩了一会儿,看着它在水里沉沉浮浮的游动,过一会儿又跳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