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关红岩之战在前,三路连胜在后,夏军本该顺风顺水结束秦州战役。
但在周柏逼迫和利益驱使下,秦州各大势力再次联盟,还是聚集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正面对抗。
并且这次正面对抗,明面上是有优势的。
一是主场作战,北雁秦川之地形为凭,己方天然便多三分战力。
二是兵力倍于正面战场的夏王中军,二十万常年内战磨砺的秦军,其中大半老兵,对上十万夏军不会有畏惧情绪。
很多豪强包括军中将校把榆关之败推给燕建一个死人,至于田阳郡和原丘郡挡不住夏军偏师也很简单,其节度主力汇聚于北雁正面战场,坚壁清野让出部分城池罢了。
综合以上分析,大军士气被鼓动,一时居然认为有胜机。
和部分人的乐观不同,身为旭朝皇族旁系、秦州州牧的景衡对大夏国情知之甚多,他倒不认为能赢多少。
最开始制定的战略目标就是允许小败,争取拖延更久,只要夏国无法一口吞下秦州,北境、西蜀、草原等地的大国必然会插手此战,届时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景衡能看穿双方差距,意图小败拖延,秦州的节度也不全是愚昧蠢货。
这些聪明人想的是只要打一场,你夏军无法鲸吞,后面谈条件也从容许多。
岐黄山脉,北雁郡最大最长的山脉,灵变前就有灵脉蕴藏,为秦州大宗回雁宗所在山门。
灵变后,回雁宗投靠大旭朝廷,倾出力量支持,景衡手下道官一多半都是出自回雁宗。
如此卖力自然也有回报,岐黄山脉所有灵气节点被其全据,气运大涨下宗门道种层出不穷。
若是没有周柏先前斩杀法相境太上,削落回雁宗半数气运,恐怕在气运之势的积累下,第二名法相都能诞生。
岐黄山灵脉上品,诚为传世根基,回雁宗极力要求州军死守此地。
加上岐黄山脉是州衙重要灵物资源出产地,景衡便下令在此对上几阵,先搬运山中灵物,视情况撤退。
十一月二十二日,山下平原地带,两军对垒。
旌旗招展,一个又一个的军兵方阵连绵不断,最前面的军卒都是铁甲重铠,刀兵擦碰间冷光四射,寒意丛生。
这是乱世以来,秦州经历最大规模的战事,就算是草原蛮子南下打草谷也不会打到这种程度。
夏军十万,秦军二十万,再配上辅兵民夫最有六七十万人。
各色气运混杂,摇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