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三车间的苏主任倒没有拦着我们动设备,他说只要是对厂子有利的,都能搞。”
“这个苏主任是什么身份?”
李学文好奇的问了一嘴。
汪树成“苏主任是老职工了,汽车厂还没成国营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了。
比起其他的车间主任,他对这个厂子有着很深的个人感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他人多少会被利益所牵绊,苏主任则完全是要把自个儿奉献给厂子。”
谈及苏主任,汪树成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意。
“那这位苏主任现在年龄不小了吧?”
李学文问道。
“快六十了,厂里之前就准备安排他到清闲一点的岗位。
但是苏主任没答应,强烈要求厂方给他安排在一线岗位。
厂里考虑到他的情况,就给提了职级,让他担任三车间的主任。”
听着汪树成的讲述,李学文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人。
对于明天到哪个车间做事,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学文,明儿个,咱们是不是去三车间?”
“嗯,去和这位苏主任接触接触,顺便看看能不能把三车间的生产效率提上去。”
汪树成眼前一亮:
“提效率?”
这可不像是在二车间改善锻件问题,在二车间做的事情,是提质量,但是对于生产的效率改变不大。
这样不会影响到其他几个车间的生产节奏。
李学文现在说要提升三车间的生产效率,可就好玩了。
汽车厂各个车间都是环环相扣的,只有上一个车间的工序完成,才能把工件拉到下一个车间加工。
三车间的生产效率上去了,而后面的车间效率跟不上,势必会堆积不少工件。
到时候,剩下几个车间的领导就该急了。
而三车间完成的加工早,又会倒逼一二车间加快生产速度。
汪树成已经能想到那些车间主任焦头烂额的样子了。
到时候肯定会引起领导层的关注,这里的事情自然就发了。
当然,他们部门大可不这么做,直接找到领导把今天的事情告上去。
可那样,领导就会觉得他们部门解决问题的事情不行。
而按照李学文的想的那样去做,他们一来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