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她们一家就真是没脸见人了。
只有小娃娃才乱吐乱拉呢。
“还真跟老爷们说的一样。”八姑男人蹲坐在地上,怀里还抱着亲戚家的娃娃,“这儿都是女人当吏目呢!就没见几个男吏。”
他接受得倒还好,毕竟来都来了,总不能再回去,更何况一路走来,也没见男人们被用铁索扣住,照常走街串巷做买卖,只要不是像老家有些地方,像把女人关后院一样把男人也关起来,都不算什么事。
这也是他宁肯走远一些,跑到夏川来的缘故,夏川好歹是个城,不是村子,规矩就没有那么大。
他们在老家也是在城里,八姑婆家娘家两头跑,就是有两三句闲言碎语也不算什么,妇人摆摊子,或是接些缝补的活回家做也是常事,可老家的村子就不同了,女人倘若缝补了除亲眷外别的男人的衣裳,她也就不清白了。
越小的地方规矩越大,不这样,那些女人早跑了,留着吃糠咽菜挨打受骂吗?
八姑也说:“要是咱们姐儿能当个女吏,才真是祖坟冒青烟了——正儿八经吃公家饭!”
男人倒是另有一番想法:“姐儿太小了,女吏这几年是做不得,可我看,你倒能去考一考。”
“一路见这些女吏,没见几个比你更壮实的。”男人小声说,“咱们来了这儿,人生地不熟,倘若你能考个女吏……”
八姑也有话说:“叫我出去做活还成,当女吏?且不说考不考得上,在车上我就听人说,如今当吏目,大多都不在本地干活,你一个人,顾得好家里?”
男人叹了口气:“可惜了,咱家能成婚的儿女。”
到了一个陌生地方,想快点扎下根来,自然还是找个本地亲家最好。
“大不了,我跟我爹和兄弟们一块,开个猪肉铺,不也挺好?”八姑倒是想得开,“这边吃猪肉的人家多,养猪的也多。”
两人东扯西扯,但目光却都望着栅栏外的女吏们。
如今落脚地都不知道在哪儿,说再多也没什么用。
好在很快,栅栏的出口处就摆起了桌椅。
吏目们拿着喇叭,一次次重复着:“一家子排一块,录户籍姓名,带着原户籍的优先!”
八姑忙一手牵起一个孩子,大着嗓门招呼家人去排队——他们如今也都习惯排队了。
“去村子里,官府包分地和房子,农具种子,头一年也全包,前五年没地税!你们放心!咱这边的村子都是近些年分的人,一村十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