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陛下探讨一事,关乎我大唐之和谐,亦关乎万民之福祉。
我大唐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景教作为外来之宗教,自太宗皇帝时传入,亦得陛下宽仁以待,才得以在大唐传播交易、广纳信徒。
臣亦知道景教为大唐打通西域商路做出了贡献。”
武后笑盈盈道:“文宣,请直言。”
沈烨又道:“陛下、天后,不论道门、佛门,还是景教,本应导人向善,然近日,臣闻有景教之徒,借教义之名,行敛财之实,逼迫教徒缴纳高昂会费。
若有不从,便施以恐吓、霸凌,致使许多无辜商人,尤其是那些初来乍到、对大唐律法不甚了解的外邦商人,苦不堪言。
此等行为,已非宗教应有之态,实乃有违陛下仁政,亦损我大唐之声誉。”
“文宣,”李治的声音变的凝重:“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景教结交权贵、世家,他知道,佛教、道教亦是如此,李治并未放在心上。
若是欺压百姓,那李治就无法忍受了。
沈烨郑重道:“陛下、天后,臣回府之前已经派人去大理寺。大理寺关于景教的卷宗数不胜数,景教教徒种种劣迹,皆有案可查。
此等行径,若不加约束,恐将愈演愈烈,到时候天家皇威何在?大唐公信何在?”
李治、武后的眉头紧锁,没想到景教已经恶劣到这般地步,再想到今日长安城门口聚集了数千教众,影响秩序。
若景教不听话,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有中书舍人记录,李治不能留下话柄:“如此说来,确需整治。但景教毕竟远道而来,朕亦不愿轻易寒了远来之客的心。”
“陛下宅心仁厚,实乃万民之福。臣以为,宗教之自由,当以守法为前提。景教若想长久流传于我大唐,必许遵守我大唐律法。
臣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宗教的部门,以管理天下教徒,使其不越法之界。
而且宗教教义是否引人向善?也需要有人监管,确保传播教义符合大唐宗旨。
这些年假冒出家人违法坐待的案子屡屡发生,一些尼姑庵、道观暗藏污秽,其实是卖淫嫖娼之地。
若以后没有官府认证的僧侣、道人、教徒皆不合法,如此也能减少此类案件发生。”
李治摆手示意沈烨暂停,他要好好思考一番。
皇室想和世家通婚,被拒。
以李耳后人自居,被道教嘲讽。
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