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应。牢里的那人留下一封血书,自尽了。父亲看了血书后,脸色大变,意图炸毁羽梁坝的主使竟是京都之人,原来是担心父亲无法做出抉择,连累到昌州百姓,便替父亲做了抉择。不日之后,便传来了殿下中毒的消息。父亲知道江南水患涉及范围甚广,只好修书一封,将事情原委一一写明,启奏圣上。可京都迟迟没有回信。而后,随之传来的便是沂王病故的消息。父亲不喜朝堂争斗,却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沦为争权夺势的玩物,便将我叫到书房,将信件和血书交给我,让我快点离开昌州,去京都找谢悯怀大人。可是……我还没有走出书房门,便来了一群人……”白敛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雨夜,整个白府,活生生的一百余口人,无一活口,全部横死,血液顺着雨水流满了整个院落。他眼睁睁地看着和他朝夕相处的亲人,被无情地叠成了尸山。而他只能躲在地窖里,什么也做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紫沂宸能想象到那个场景是多么的惨烈,一时竟找不出话来安慰他。
“可在我赶来京都的路上,却听闻,陛下命太子前往昌州调查白家被屠一事,我又跟着太子身后,回到了昌州,想着太子会让事情水落石出,以洗清父亲蒙受的不白之冤。不曾想,太子从白家搜查出了父亲敛财和设计破坏羽梁坝的证据……”白敛脸色惨淡地笑着,带着哭腔,“殿下,父亲虽出自寒门,却也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人啊,他们怎么能……怎么能随意去抹黑一个好人呢?”莫须有的罪证,却在朝夕间出现在白家。
血淋淋的证据摆在世人面前,让那些想为父亲请命的昌州百姓,一时哑然。他也曾想过带着证据面见太子,却被一个老伯拦住。
老伯告诉他,可以将信件临摹一份,让人转交给太子,而他自己,则不能出面。
他天真地以为,太子看到证据,会重申此案,却没想到,传话的说,太子直接用火烛烧了那证据,只是说了一句,混淆视听,无稽之谈。
为君者,怎能为了权势,枉顾苍生呢?往昔里,父亲对太子的夸赞,似乎成了笑话……若是父亲知道,他钦佩的太子殿下,最后为了一己之私,致使白家灾祸,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紫沂宸百感交集,太子,似乎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人。
纵观他们几个兄弟,谁会去跟他争那个位置?
或许,这便是上位者的顾虑吧。
“殿下,此次我来京都,应该也被人盯上了。”白敛收起悲伤的表情,一脸严肃地说着。“桃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