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等到科技和市场都达到某个阶段,才能顺水推舟。
像龙腾集团这样强行调头,成功的可能有多大?
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判断,几乎不可能。
龙腾垮掉不垮掉无所谓,只要晶圆厂能正常运转,大不了换一家公司接着干。
晶圆厂的价值还在,再不济也就是换个招牌的事。
所以,他坚持必须保留硅基晶圆的生产线。
“董事长,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成熟的石墨烯晶圆工艺,据我所知,就连国际顶尖的微电子研究机构,也都失败了。”
“石墨烯芯片确实是个好构想,理论上运算速度可能会比硅基快几十倍、上百倍。但它本身的材料问题始终没能解决。”
“你现在随手拿一份资料出来,就想让我们转型?我想知道你是怎么解决石墨烯晶体管关不了电这个问题的?”
“董事长,创新当然重要,但前提是科学精神中的实事求是。我希望您能认真解答我们的疑问。”
王阳望着桌上的U盘,却没去拿。
他直视着汤城,语气和态度中,满是质疑。
他甚至怀疑这项技术是否真的存在。
看着王阳的反应,汤城也有点无奈。
如果是从总部一路跟过来的老员工,压根不会问这些鸡毛蒜皮的问题。
这也是亲疏有别的原因。
有时候哪怕老员工能力差一点,汤城也宁愿选择熟悉的人,也不愿意信任外人。
因为总部安排下来的员工,哪怕当场提质疑,也照样会执行命令。
而像王阳这样的外来高管就完全不同了。
“王总,石墨烯晶体管的开关问题,那是芯片厂要管的事。这里是晶圆厂,你的任务就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石墨烯晶片。”
“至于芯片能不能用,是芯片厂去验证的。你认为这个问题靠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吗?”
“再说一句难听点的,我就是解释给你听,你能听得懂吗?要是你能听懂,你现在也不该坐在这儿,该去芯片厂做技术总监了。”
面对王阳接连不断的质疑,汤城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他也懒得兜圈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你听不懂只是因为你能力有限。
“董事长,我……我……”
王阳几次开口想要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词。
毕竟,他擅长的是晶圆的生产流程,而刚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