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推出多款重磅新品,尤其会在汽车产业上发力。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龙腾在全球都是绝对领先的一方诸侯,属于无人能敌的那种实力派。”
“说到盈利能力没问题这件事,我预计今年整体利润能达到1500亿米元左右。有了这笔现金流支持,各类研发资金都能安排到位。”
“按照规划,我们会将其中大约1000亿到1200亿米元用于研发投入,兴华电子在这方面的资金比例其实不大。”
汤城淡淡地报出这些数据,态度轻松而坦然。
折合成华夏本币来看,龙腾投入研发的资金量大概维持在七千亿元上下。
“一千五百亿米元利润?这怎么可能?”
听到这一串数字,在场三人几乎是集体震惊。
他们知道龙腾赚钱厉害,但万万没想到,竟然富成这样!
即便打个对折缩水一半,那也有750亿米元,换成华夏本币就是五千亿元以上。
难怪这家伙如此自信,在这里说自己像是神一般的存在。
回过味来再听一遍汤城的话,三人才发现他说得句句都有依据。
他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实力是被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新车项目的前期投入看着巨大,风险高企,但其实在市场前景方面是最靠谱的一个赌注。
相比之下那个全产业链计划反倒不如造车来的稳妥。
万一汽车项目做成了,哪怕手机业务停摆,龙腾仍然能养得起全部科研开销。
想到这,于惊鸿与两位老战友互相看了几眼。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天平已经慢慢朝龙腾这边倾斜。
有魄力、有能力、还有远大的理想做背书,简直是接手兴华电子的最佳人选。
“汤董,如果您真打算并购兴华电子,那你对于公司内部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现有研究团队的留用是怎么考虑的?”
作为研发中心负责人,董明亮最在意这个问题。
这支五百人的研究团队,是他和同伴倾尽心血,花了整整二十年才组建起来。
国内光刻机领域的专业人士本来就不多。
团队里约百分之十是从国外回来的海归精英,其余九成均是国内大学精心培养出来的好苗子。
可以说,国内重点高校的光刻机人才都被他们吸纳了个干净。
这样一个集结国内顶尖智力的研究队伍,放眼全国独一无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