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们在实验室里攻克了技术难点,实际生产却找不到合格的零件。
一面反射镜,就不得不到欧洲去找。
其他如高端光学镜片、精密测量部件,全都要从外面买。
这些零部件全是世界尖端科技的结晶,花钱也未必能拿到手。
正因如此,兴华只能靠做一些低端产品勉强活着。
要想做出最高级的光刻机,就必须首先把这些关键部件的问题一个个突破。
十万个零件里,真正顶尖的关键部件全都依赖进口。
更糟的是,其中很多东西被列为了禁运清单,根本不让卖给华夏。
这么多年来,尽管拼尽全力,目标依然遥不可及。
“老于你想想看,这些年来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得多大?公司现在欠债有多重?一旦龙腾接手这副担子,那个数字怕是直接就把汤董事长吓得转身跑路。”高彦庆说话比较现实,也不太看好这次谈判的结果。
当然,他自己也不愿看到公司关门。
但在他看来,能接手的只可能是有深厚背景的国企大厂。
龙腾的规模虽然也达标,但他们最近出手太多,高彦庆不太放心他们的财务情况。
他比谁都知道,这家公司简直就是个烧钱的大坑。
而且这种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扭转。
换句话说,如果收购的话,接下来三五年都可能是持续投钱,看不到任何回报的日子。
也只有那些有责任也有实力的大国企,才可能为产业升级默默投入、不计较短期盈亏。
像龙腾这样的民营企业,恐怕很难扛得住这种连年巨亏的压力。
事实上,就连于惊鸿和董明亮心里,也有类似的担忧。
以目前兴华的经营状况,几乎没有哪家企业愿意接手。
除非先把债务剥离干净,走完破产程序。
可这样一来,辛苦组建起来的研发团队也得散伙。
“说得对啊。一旦龙腾知道我们真实的负债数字,估计马上掉头就走了。”
他叹了口气。
兴华现在的欠款已经超过五百亿,是这些年靠着高科技企业的名号,从本地银行一点点贷来的。
再加上每年研发投入超过五十亿,大多数是用来买研发器材和实验耗材。
另外,因为价格战的关系,每台光刻机的成本其实远高于售价。
卖一台就赔一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