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法律手段拖垮对方的手法,早已不是秘密,很多国外企业都在用。
即使他们在法庭上没有必胜的把握,也不在乎输赢。
重点在于通过高昂的诉讼成本把对手困死。
就算这次官司赢了,也还会接着再来新的诉讼,一轮接一轮耗你。
他们的如意算盘就是:只要你没钱,市场也没足够支撑力,那就只能等着灭亡。
“眼下已经有两家外企表示打算等兴华进入破产程序后收购全部资产,咱们是否也该做出点动作?”
臧小花说这话时,脸上明显有些迟疑。
一方面,她很想鼓励汤城去接手兴华电子,保护我们自己仅存的光刻机火种;
另一方面,她也知道龙腾目前的资金压力有多大。
就在前不久,集团刚刚砸进了上千亿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建设。
现在账面上流动资金只剩三百多亿了,剩下的可用资金都得靠银行贷款来填补。
这时候如果考虑收购兴华电子,肯定要面临非常大的财务负担。
所以她心里犹豫,既怕耽误战机,又担心会拖累集团运转。
“一会儿你去投资部一趟,让他们做一个初步评估:如果要拿下兴华电子,大概需要多少预算?之后还需要多少钱来支持它的日常经营?”
和臧小花不一样,汤城看到机会向来出手果断。
不管现在手头多紧,既然决定做了,他就有信心把它完成。
再难,也不会比当年龙腾几乎破产那会儿更糟。
“汤董,您真决定接手?虽然兴华现在估值远低于正常水平,但接下来还得持续投入,才能扭转局势。而且前期收购后的运营费用会远远超过收购价本身。”
尽管赞成,但出于责任心,臧小花还是把潜在的风险明确提了出来。
兴华原来的业务已经在亏损,研发上还要花钱。这些开销对于刚花了大价钱投资新能源项目的龙腾来说,只会加重财务负担。
“没事,这点资金压力我扛得起。”
汤城神情自若,语气平静。
五千亿投建龙腾乐园都没能让他皱眉,如今这点问题当然也不能把他吓倒。 收购兴华电子这件事,必须由投资部提前制定详细的方案。
原因一方面在于这家公司的特别之处——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制造光刻机的企业。
这种特殊地位不只是个名头,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大量的研发投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