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汤城现在的目标是继续跟三井合作,保证供货直到龙腾能够自己大量生产高精度光刻胶为止。
可是三井那边提出的条件,既不符合龙腾眼下的需求,还狮子大开口地抬价。
这样的买卖,对于汤城来说简直是胡闹,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同意。
不过张小敬并不清楚集团已经获得了相关技术,所以还在和藤田争论。
“藤田先生真是会开玩笑。全球光刻胶一年卖出去的总额也就一百亿美元左右,高端产品年产值不到六十亿美元;而新能源08技术涉及到的市场规模则是万亿级别,并且可能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
“实话说吧,你们三井出的价格太离谱了,这种交易我们根本没兴趣。”
张小敬全心全意投入半导体产业,同时也明白新能源领域的巨大潜力。
这是一个超越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赛道,甚至比半导体行业还要重要得多。
相比之下,光刻胶技术仅占半导体领域非常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两项对比之下,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这些家伙倒是挺狡猾,想拿他们的一点小资本换取咱们的大金矿。
想想看,传统能源业影响人类发展这么多年了;
未来新能源也是这样一种决定命运的核心技术。
在这种新技术面前,光刻胶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张先生,你不能这么比较。就算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三井也有能力独立研发出成果;但若没有我们的光刻胶技术,你们将永远无法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我们三井在科研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加快进入新能源市场。实际上,这样做对我们双方都有利,尤其对你方更加紧迫。”
谈判嘛,总是要想办法强调自己的优势掩盖弱点。
藤田三郎试图让对方理解,即便没有龙腾帮忙,三井也照样能做出成绩,只不过快些慢些罢了。
但对于龙腾来说,三井提供的东西不可或缺,靠自己难以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提议应该是平等的。
“光刻胶确实是个难题,但这绝非不可克服的问题。三井财团给出的条件完全不现实,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
说罢,张小敬真的打算离开会场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三井惠夫开了口:“除了技术,我们还能提供给贵公司三井的好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