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维中了举人就不一样了,按照大明的科举规矩,中举人就有了正式当官的资格,而且上限也要比荫官高了许多。
\n
当年的海瑞,如今的兵部侍郎陈新甲和辽东巡抚兼布政使李信都是举人身份,谢广维只要做事不差,再靠着自己的背景,这辈子怎么着熬都能熬到三四品的官职。
\n
况且现在朱敏澜已在总理衙门兼职,对于总理衙门这个部门他太过了解了,更明白自己父皇对总理衙门的期望。可因为总理衙门是新设衙门,再加上开设通商口岸和海关事得罪了朝中不少人,此外还有总理衙门名义上虽等同于六部,可实际上并不为朝廷其他各部所认可,处境有些尴尬。
\n
在让朱敏澜去总理衙门的时候,朱慎锥就透露出了以后总理衙门的规划,和未来希望让朱敏澜以太子身份掌控总理衙门的打算。所以说总理衙门的总理大臣虽是张锡钧,可实际上这个部门已算是朱敏澜的自留地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如此上心,更亲自南下准备去上海看看。
\n
现在的总理衙门什么都缺,缺钱也缺人,尤其是后者适用而且绝对信任的人不多。自己这次南下只是视察,作为太子朱敏澜不可能在上海呆太久,未来那边必须要留自己人,假如谢广维自身能力不差,能用的话,把他安排在上海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旦他能在上海打开局面,对于他未来的仕途也是有利的。
\n
这样想着突然又想到了谢广维的三个朋友,也就是马渊等人的身份。朱敏澜不由得笑了起来,这小子看来早就盘算好了,只要自己点头到时候去了上海为官,身边还有马渊等人帮忙,以马渊他们的身份地位,包括在南京、苏州和松江背后的家族,必然能帮谢广维不少,甚至说不定还能把他们家族全拉拢过来为其所用。
\n
想到这,朱敏澜倒对谢广维有些刮目相看了,他没料到这小子居然还有这么一份心思,倒是让人意外。不过这也算是好事,谢广维如果真能干,也能在上海打开局面,这同样也是帮了自己和总理衙门,朱敏澜何乐不为呢?
\n
“这件事孤记下了,不过如今说这些为时过早,一切等你乡试后再讲也不迟,如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