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国家名义上都算大明的属国,再加上西南那边的气候和地形原因,大明就算出兵攻打这些国家从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来看也是得不偿失的。
\n
早在大明开国初年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先后在缅甸、老挝两国设置了宣慰司,实际上把两国纳入明朝的统治体系。可这个做法并没起到什么效果,虽然大明当时想以统治云南的方式,把两国的国主以土司名义确定统治权,并且对其领土进行有效统治,可毕竟两国所处的位置太过边缘,再加上那时候朝廷就连对云南的统治也颇为吃力,更何谈更远的缅甸和老挝?
\n
就这样,所谓的缅甸宣慰司和老挝宣慰司仅仅只是一个名义,实际上大明从未真正对这两国进行有效统治,而且宣慰使的担任也从最初的大明派遣官员转为由地方土司政权的头领来担任,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谓的宣慰司早就名存实亡,两国除名义上作为大明的属国外,完全拥有了独立性。
\n
安南就更不用说了,早在永乐年间,大明就曾经占据安南,直接改安南为交趾,设三司,十五府,分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把这片地区完全收归于大明所有并成为实际的行省。
\n
可到了宣宗时期,因为交趾布政司的疏忽和政策问题,当地爆发叛乱,当时大明在交趾的情况有些不好,朝廷又在北方用兵正和蒙古人干架,根本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南下镇压,几仗下来非但没有取胜反而接连战败,宣宗觉得交趾一地要有效统治难度太大,采取了战略收缩的决定,再加上当时杨士奇、杨荣等人趁此机会进言,最终打动了宣宗,决定从交趾全面撤兵,就此交趾布政使司被撤销,交趾一地脱离大明实际统治,从而重新独立,并改称安南。
\n
这些国家的问题一直存在,大明也没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在云南内部本身不稳,朝廷没有真正实际控制云南各地的情况下,更谈不上针对这些国家采取什么行动了。
\n
朱慎锥在逐步解决了辽东建奴问题和蒙古问题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南方。大明最强盛时不仅在缅甸和老挝设置宣慰司,还把安南变成了大明的一个行省,除此之外,大明还在南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