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1078章 太子有后
\n
堵胤锡是一个实干派,在见过皇帝后他先去了总理衙门拜访张锡钧,虽然堵胤锡的官职并不高,可因为台湾知府的身份特殊,再加朱慎锥已让人提前通知了张锡钧,张锡钧特意亲自接见了堵胤锡,认真听取了他打算在台湾设置贸易港,进行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想法。
\n
两人相谈甚欢,总理衙门这边刚刚设立,作为总理大臣的张锡钧正要打开局面,除了整合目前已在运作的北方海贸路线外,还要对新设置的几大通商口岸进行完善和治理。此外如何打开局面,做好皇帝所交代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别看总理衙门这个部门仅是初设机构,但张锡钧非常清楚未来它的重要性。
\n
现在堵胤锡提出在台湾设置贸易港口,并有进行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打算,这恰好就在张锡钧负责的范围之内,而且台湾虽不属于朝廷准备设置的五大通商口岸,可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由南至北台湾位于海上要道,如能在台湾开港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n
而且朝廷对台湾的开拓和治理也是一件大事,张锡钧身为总理大臣自然是要支持的。再加上堵胤锡的一些想法同张锡钧不谋而合,这让张锡钧更有知己感,笑谈之中张锡钧还说,如果不是皇帝已确定了让堵胤锡去台湾,要不然他非得想办法让堵胤锡来总理衙门呢,以他的才能足以任左侍郎一职,可惜晚了。
\n
两人商讨过后,堵胤锡结合了实际情况和张锡钧的建议,对之前的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随后写了一份详细的奏折递上。朱慎锥看完这奏折后招来内阁商讨,内阁方面对此也大为赞叹,就这样朝廷对台湾的政策也在这份奏折下进行了调整,同意堵胤锡在台湾增设口岸,以台湾府的名义连同总理衙门开展外贸和转口贸易的事务,同时也确定了台湾府在大明特殊的地位。
\n
从这点来说倒和后世的经济特区有些类似,朝廷给与政策,再加上一定的扶持,让台湾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和资金来源。而这部分的收入会投入到对台湾的开拓和建设中去,能够大大减轻朝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