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环。小琉球距离福建足足七百里的海路,舰队不仅要顾及现在的战争,还要防备随时可能前来的荷兰援军。
\n
在这种情况下,补给只能从海上而来,而两万五千多人的补给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战争持续越久对明军越不利,所以现在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按照洪承畴之前的安排,签署协议确保对方要求并不为过。
\n
在略微考虑之后,施大瑄没有马上给出答复,毕竟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是不被人珍惜的。所以当天施大瑄让雅各布先下去休息,说自己需要好好想想,就这样拖延了一日,等到翌日下午时分,施大瑄这才让人把雅各布带来,告诉他如果热兰遮城能够马上投降的话,大明方面可以同卡隆签署协议,确保他的条件,结束这场战争。
\n
得到了施大瑄的承诺后,雅各布欣喜若狂,在他看来有了这个承诺一切就没问题了。就这样,雅各布当天傍晚就进了热兰遮城,并带去了施大瑄的答复,而早就在城中翘首以盼的卡隆闻讯后大喜,决定投降。
\n
虽然之后的投降过程略有波折,主要是因为作为军事长官的赫尔曼少校的反对缘故,可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卡隆直接就剥夺了赫尔曼的职务,并让人把这位军官给看守了起来。
\n
别看卡隆没什么本事,更是胆小如鼠,可作为贵族搞这样的手段却驾轻就熟。没多少力气,仅仅只是一道命令招赫尔曼来开会,就轻易用卫兵控制了对方,然后解除了对方一切职务并把他关押。到这一步时,赫尔曼再想反抗已晚了,何况卡隆作为最高行政长官本就是他的上级,面对上级的命令他就算不愿也无可奈何。
\n
等解决了赫尔曼这个刺头,卡隆就让雅各布再出城通知施大瑄热兰遮城准备投降,但前提必须先签署协议,确保自己的利益。
\n
就这样雅各布成了两边临时的沟通使者,忙忙碌碌来往于城内城外,三日后双方对协议的内容经过几番修改最终成型,并选了一天在热兰遮城门口,由双方各派出十人的代表进行正式签署。
\n
这一日施大瑄以明军统帅的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