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虽然明军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可毕竟荷兰人的城池修筑的非常坚固,再加上城池的堡垒结构又有着独到之处,火器也极为先进,依靠正常攻城手段根本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
\n
在起初的尝试进攻中,明军吃了点亏,见情况不对明军立即调整了战术,利用所携带的火器和荷兰人对轰,同时以兵力优势包围住两城,一方面给城中的荷兰人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用这方式找寻对方防御的薄弱之处,以点破面,攻进城中。
\n
这样一打就是好几日,双方互有伤亡,可明军却始终没能拿下两城。见战况进展不利,施大瑄考虑后再一次调整战术,让进攻热兰遮城的洪旭暂缓进攻,用几千兵力对其进行围困,而其余部队先全部调至安东尼堡,先集中全力拿下安东尼堡再说。
\n
相比热兰遮城,安东尼堡的位置更近台江港,而且它对明军的威胁也更大些。如果不能先解决安东尼堡,一旦时间拖久了荷兰人万一援军抵达,明军就要面临两面夹击,这对于明军是极其不利的。
\n
哪怕明军的军队数量远大于荷兰人,可荷兰人也不是吃素的,依仗城市和火器的便利始终和明军打的有来有回,荷兰人躲在城里,城防尤其坚固,而且城中粮食水源也不缺,只要牢牢守住,时间越久越不利明军。
\n
鉴于这个实际情况,施大瑄决定对安东尼堡采取重点进攻,不仅调集了主要兵力继续围攻安东尼堡,还把全军八成的火器全部调到了这边。这样一来,安东尼堡所承受的压力一下子大了数倍,原本以安东尼堡的荷兰军力就很难支撑了,如果不是指挥官贝德尔上尉应付得当,率部拼死抵抗的话,安东尼堡早就守不住了。
\n
这样又打了两日,安东尼堡的荷兰军队死伤惨重,在开战前安东尼堡荷兰人有两千人不到,但开战后为确保兵力不多的热兰遮城防御,赫尔曼对两地的兵力进行了调整,所以安东尼堡此时的军队数量只有一千三百人左右,此外就是居住在安东尼堡的普通荷兰人还有投靠荷兰人的当地人和被裹挟的一些明人了。
\n
近十日的战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