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儿子却在大明最后的内乱之下趁虚而入,占据了大明北方,然后再继续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最终获取了天下。
\n
这个情况朱慎锥是清楚的,他当然明白陈新甲的建议是目前看来最好的办法了。而且朱慎锥不是崇祯皇帝,他绝对不会和历史上崇祯皇帝那样催促洪承畴,最终导致功亏一篑。
\n
但计划再好,朱慎锥也不会使用,因为这个计划从辽东战事来看虽然是个好办法,可对于大明整体而言却隐患甚多。
\n
一来目前针对流寇的围剿还在继续,如果这时候从地方抽调兵力救援辽东,那么必然会削弱针对流寇的军事行动。
\n
这些流寇就和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你不彻底铲除,给他们可乘之机,很快流寇就能恢复元气,再一次壮大起来。二来,大量的兵力抽调、集结和救援耗资甚大,仅仅是粮草方面就不是一个小数。现在大明的经济情况虽有好转,可整体财政依旧在破产边缘,国库空虚之下这样庞大的支出根本不是朝廷能够承担的,就算朱慎锥砸锅卖铁也很难做到,何况以守代攻的救援策略需要很长的时间,其中的耗费更是天文数字,除非朱慎锥和崇祯皇帝那样再一次不顾民生增派辽饷,加税加赋,要不然无法支撑下去。
\n
至于最后就是整体的布局了,说句实话朱慎锥情愿锦州丢失,祖大寿被俘也不想冒这样的风险,一旦这么做了他之前的诸多努力就成了泡影,一系列的安排也没办法推行下去。
\n
可权衡利弊,锦州必须还是要救,就和杨嗣昌等人说的那样,如果锦州不救后果同样严重,对于朱慎锥的影响极大。
\n
“宁山伯!”
\n
“臣在!”
\n
“你来说说,锦州应该如何救?”
\n
王晋武拱手道:“臣以为陈大人的计划听起来不错,如能以守代攻步步为营之策援救,这办法虽笨了些,但成功的可能性极大。臣身为京营总戎,愿领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