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周围有很多监听设备,一旦我们的信号被截获,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说道:“所以你们是怎么知道电缆被监控了呢?”
潜艇的工作人员面露难色,指着一个信号灯,说到,这个信号灯亮了,就证明电缆两边的密钥对比设备发现了异常了。
我有点惊讶,不过也马上理解了,所有的代码都有被破译的可能性。
但是一个单独的信号不会,这个潜艇的一部分,是接入卫星的,那么远程直接亮灯,啥话都不用说。
即便是有些势力,截取了信号,也绝对发现不了一个开灯信号能代表啥。
量子加密通信的悖论 现代潜艇采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通过卫星中继站建立动态加密通道。
但根据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任何窃听行为都会引发波函数坍缩,这正是信号灯预警机制的物理基础。
密钥对比装置的拓扑结构 海底电缆两端部署的量子密钥分配终端(QKD)形成闭环验证系统,当检测到密钥生成速率异常波动超过3σ时,触发红色预警信号。
光学预警系统的抗截获设计采用近红外波段LED阵列,通过菲涅尔透镜实现定向光束投射,配合潜艇外壳的光子晶体涂层,确保信号仅在特定角度可被接收。
就在这时,信号灯突然亮了起来,仿佛是在向我们发出警告一般。
这意味着电缆两边的密钥对比设备检测到了某种异常情况,这让我们意识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比想象中更为复杂。
然而,尽管这个技术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性,但现在的情况显然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如何继续推进工作呢?
于是,我没有丝毫犹豫,快步走到潜艇的工作人员面前,面带急切地问道:“请问一下,今天这个信号灯亮过了吗?”工作人员似乎对我的问题感到有些诧异,但还是很快回答道:“哦,今天还没有亮过呢。”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紧绷的神经也瞬间松弛下来。
我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连忙说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紧接着,我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思维也变得异常清晰起来。
我当机立断,转身面向星云部的技术人员,果断地发出指令:“接下来,你们都听我的指挥。我们需要改变一下原有的工作思路。”
然后,我目光坚定地看向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