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种海洋地图,在里边看到的陆地,怎么说呢,就像一个锅里边,有几个零碎的小饼。
这个地图,得益于华夏多年对海底世界的巡航。可以说,声呐立了大功,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各种风险。
在海里航行,如果是潜艇,天气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最重要的是海底断流的影响和不同温度海水的影响,还有就是未知的机械故障。
看到这个地图上标注的海洋的外星基地,我真的是吓到了。
里边密密麻麻的都是一些存在异常电磁隔离的区域,或者在这些区域出现了典型的拒止立场,就是无论如何,潜航器都不可能到达那个区域,一旦接近,就会被巨大的洋流强制改动方向。
这个现象简称为海底的鬼打墙。
传统世界地图采用墨卡托投影法,导致格陵兰岛面积被放大4倍,非洲大陆缩小30%。而新型海洋地图采用等积投影技术,真实呈现地球71%的海洋覆盖比例。陆地板块占比仅29%,犹如漂浮在蔚蓝海洋中的碎玉残片。
当首次展开全息海图时,传统认知中的"大陆中心论"被彻底打破。太平洋板块面积达1.65亿平方公里,相当于亚欧大陆的2.3倍。大西洋中脊如同巨龙脊背贯穿南北,马里亚纳海沟深达米,形成垂直落差超过珠峰高度的深渊。
电磁异常区特征:| 区域编号 | 异常现象 | 探测数据 |
| EM-09 | 电磁屏蔽 | 信号衰减率99.999% |
| EM-15 | 时空扭曲 | 潜航器时钟误差达+23秒/小时 |
| EM-27 | 物质相变 | 水样呈现超流体特性 |
这些区域据说发现异常区域存在反向科里奥利力,并未疑似检测到宏观量子隧穿效应,还发现过在EM-09区发现人工几何结构(正十二面体阵列);
并未,这些区域存在很多生物残骸,已经钙化的,发现类似硅基生命的多孔骨架(放射性碳测年显示2.3亿年);在EM-15区发现持续释放中微子的球状物体;破译出类似三进制编码的几何符号(尚未完全解读);
当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是否意味着人类文明是海洋文明的"寄生者"?深海禁区的存在,是否暗示着地球存在未被记载的文明迭代?
很快,地图销毁了,我注意到其中一个基地,就在我们这次要去调查的海底电缆附近。
喜欢长安怪谈录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