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魏子豪抱着一摞古籍撞开房门,额角沁着薄汗。
“公主快看!”他将泛黄书卷摊开在石桌上,烛光映得书页上的字迹忽明忽暗,“这是从祖宅暗格里找到的手记,记载着八年前我家落难时,余家和其他家族勾结陷害我父的证据,余家虽然受到惩罚,可是这些名册家族还在我国掌握很大权利。
楚砚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将玉佩交给魏子豪,说了玉佩承载的希望。盛施柔却轻轻合上卷宗:“冤冤相报何时了?子豪,你我在鹿泉山帝师坛学习两年来,或许应该放下仇恨了,这才是对魏伯父最好的告慰。”
一天,王后冯妙如叫盛施柔随她一起视察临夏城,盛施柔建议带上楚砚和魏子豪,王后同意了。他们来到临夏城,特别视察了临夏道办学堂,这里的道办现在是妙赞国委派的金鹏,他是金帝师的侄儿,之前他一直在临海国传道授学,临海战役以后,就被召回了妙赞国,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他在临海国认识的苏瑶,她是苏璃的亲妹妹,如今也在临夏学堂讲学。
金鹏和苏瑶看见冯妙如一行人,连忙跪拜道:“恭迎王后圣安”。冯妙如摆手轻声说道:“金道办起来吧,你不辞劳苦传道,辛苦你了”。盛施柔倒是不陌生起来,拉着苏瑶切磋起了道学法义。金鹏和楚砚,魏子豪跟在王后后面,听取着她的建议。
冯妙如一行人踏入临夏学堂时,檐角铜铃叮咚作响。盛施柔望着斑驳的木架上堆叠的泛黄书卷,指尖拂过一本缺页的《公羊传》,纸页间飘落几片干枯的银杏叶。金鹏趋步上前,低声道:“回禀王后,学堂虽藏有不少典籍,但儒家精要多有缺失,学生一直想派人前往临日村,向苏璃大士求借善本。”
苏瑶忽然驻足,抽出一卷《论语集注》,破损的封皮上还沾着墨渍:“家姐在临日村学堂苦心经营多年,光是儒家典籍便有上千卷,其中不乏历代大儒的批注真迹。”她抚过书页,语气带着怀念,“姐姐常说,儒家学问不应束之高阁,若能与临夏互通抄录......”
冯妙如踱步至窗前,望着院中几株歪斜的老槐,忽然轻笑:“柔儿,你向来研习儒家经典颇有心得,不如与苏姑娘同去临日村?一来向苏璃大士讨教,二来将那边的珍本誊抄带回,充实临夏藏书。”
盛施柔微微福身,发间银簪轻晃:“苏璃大士治学严谨,我早有拜谒之心。只是贸然叨扰......”
“姐姐定会欢喜公主你的!”苏瑶眸光发亮,上前握住盛施柔的手,“她总说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若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