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却处处遗明着相而说有,处即妄立,世界就立,照性迷转。若有人能于六根处明“见”亡所,则寂照复归圆满。所以说,“无明”也是概念,来定义众生颠倒。此共业,众生同分,故处处妄界立所,以安居身体。对立知见,以安居“我”相。
我感悟道:无明即是假名,与山河大地,酸甜苦辣并无本质差别,皆是明立,如同眼病人看空有花。然此“见体”,本无生灭,常照妙明,众生执业续感,照感见生,妙明出妄,色声等类如是呈现,如果众生不执业立“是”,那也就不会有这“如是”的呈现了,无上菩提,怎么会不能圆妙清净呢?所以,只要把“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放下了,也就是涅盘境了。
答:如是,如是,我之所以答如是,是因为你感悟的当下皆是菩提如是照见妙明。如此,以平等无分别智示人,令其离执说“是”,这样的“是”是明白的“是”,众生就不会再颠倒妄迷的,也不会再认为山河大地为本有而贪执了。
问: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同属“知见所立”,分别犹存,仍属贪执,何以能救度众生?
答:极乐世界,亦不能脱离如来藏中“地水火风空见识”的七大元素而建立,若此娑婆世界,众生不再以杀盗淫为根本,那和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呢?世间万相皆为“法界”显现,所谓“世界”不过假名施设。法性妙明,了障即空,如此就是见山河大地,疼痛舒痒,酸甜苦辣,也是寂照妙明清净。极乐世界亦复如是——见极乐即见妙明元心,是众生知见分别故成种种差别。从浅处论,此法门能令众生离贪执之缚,得究竟归处,岂曰无益?
问:我欲见阿弥陀佛国土,当于何处得见?
答:阿弥陀佛国土自不离如来真心妙本。譬如梦境唯心所现,虽无实体,却历历分明。若人至心念佛,深信不疑,心佛相应,如梦中忘身,自然与佛国相融——此即“乘佛愿力,当念往生”。
问:世人以现实为真,梦境为假,佛国究竟是真是假?
答:梦境唯“见”说心,现实亦为六根唯“见”是心,既然都是“见”,你拿什么判断真假?你觉得说的东西就假,是的东西就真,其实都是说义,何来真假呢?此“见”体自己又不执“真假”。如果我们以此“见”体名心为真,那梦和现实都是真,佛国即此真心之清净显化,乘愿修行,可见此真心,亦名见见,即见清净本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鹿泉寺的暮鼓撞碎最后一缕天光时,众人沿着石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