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5早已有了默契,一人一统猜测,那些失踪的学生很可能被关押在某个市郊的废弃工厂、地下室或者类似的场所,那些地方没有任何摄像头或者电子设备,甚至连手机信号都被屏蔽了。
白天,她和于壮壮依然要在公司里接受培训,参加各种销售话术的演练,甚至还要上街发传单做地推。
下班之后,他们便会回到宿舍,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打探失踪学生的消息。
白天他们越是表现得像个普通的销售员,越不容易引起怀疑。他们需要继续潜伏在这个公司里,搜集更多的证据,同时寻找失踪学生的线索。
公司这边每天按部就班的,给这些新入职的学生,进行洗脑般的培训。
装修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办公室焕然一新,崭新的家具和设备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高档和专业。
而他们的传单推广也终于有了回应,不再是石沉大海般毫无动静。办公桌上的电话开始时不时响起,每天都能接到几个客户的咨询电话。
公司并不盲目追求客户数量,而是精准锁定目标群体,老年人,以及全职家庭主妇。
这些老年人通常有稳定的退休金,而那些全职主妇的家庭条件也相对宽裕。思蓉心里清楚,这些人正是骗子们眼中“最好下手的猎物”。
尽管公司让新入职的员工去发传单,但思蓉发现,大多数有效客户,其实是通过广场舞团队的内应介绍来的。
他们会给广场舞队伍当中,一位或者两位人缘比较好的大妈,发一份每个月都有的固定工资。
平日里与大爷大妈们打成一片,借着闲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推荐公司的“投资项目”。当这些老年人被成功洗脑后,内应们便会将他们介绍到公司,美其名曰“靠谱的理财渠道”。
思蓉注意到,这些骗子们非常擅长“看人下菜碟”。
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他们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形象和话术。
如果来的是一位穿着体面、看上去颇有文化素养的客户,他们便会装成一副专业精英的模样,西装革履,言谈举止间透露出所谓的“高端气质”。
一开口便是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金融模型,让人误以为他们是业内顶尖的理财专家。
而当面对那些穿着朴素、像是普通居家大妈模样的人时,他们的态度立刻转变。
一口一个“大姐”,一口一个“阿姨”,亲热得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邻居。
他们会拿出卖保健品的那一套做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