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邦笑着说:“苏教授,您太客气了。我们那边的村子别的没有,就是盐碱地多,所以想邀请您的团队到我们八巷村推广养殖海鲜,再根据当地情况,种植适合的耐盐植物用于畜牧养殖。”
苏教授此前已经接到刘美兰的消息,自然乐意帮忙,“行,这事儿我应下了,我带你们去看看成果。”
在苏教授和几个学生的带领下,刘奕邦等人来到实验基地。在他们惊讶的目光中,真真切切看到了对虾、鲈鱼,青蟹,还有三文鱼。
徐志强伸手,蘸了蘸里面的水,然后放到嘴里尝了尝,“哎呀,真的是咸的。”
“啊?”刘奕邦一愣,“徐主任,你怎么能用嘴尝呢?”
“怎么就不能尝了?”徐志强反问道,“这是养殖海鲜的水,尝一下都不行,那养出来的东西能吃吗?再说了,我只是用手指头蘸了一点点,死不了人。”
不得不说,徐志强说得有几分道理。
“要是真要养殖,还得把水质调整到适合养殖海鲜的程度才行。没那么简单。这里是育种的地方,等天气暖和了,苗都长大了,就可以移到水池里。”
“你们要是真心想做,那我这边就给你们村申请实验基地,所有费用我们出,但需要出力的地方,得你们村里配合。有了收益,学校和村里各分一半。”
徐志强摸了摸下巴,问道:“这个收益各分一半,是今年这样,还是以后都这样啊?”
苏教授回答道:“如果你们跟我们购买种苗和饲料,那当然不用分给我们。可今年你们不想承担风险,我们成本高,肯定得收回来。其实这还不只是钱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教你们技术。”
徐志强看着活蹦乱跳的鱼虾,思索片刻后说:“刘镇长,这事儿能干吗?”
刘奕邦点头道:“当然能干,干成了,给子孙后代多一条赚钱的路子。干不成,你们也就损失点力气,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损失。”
徐志强和几个村委成员讨论后,都觉得可行。当天便向学校申请实验基地,不仅有养殖海鲜的,还有畜牧养殖用草的实验项目。
没想到短短一天时间,他们就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
刘奕邦在省城请大家吃了顿饭,“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都要冒风险,可要是我们不想着改变,不想着利用科学技术增加收入,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得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受穷!”
“要是以前大家都穷,到处都一样,那也就罢了!可现在不一样了,东部沿海城市,就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