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首先,实现能源自由。长久以来,化石能源如同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着我们前行的脚步。如今,可控核聚变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曙光。我们必须全力挣脱这一枷锁,让充足且清洁的能源支撑起那些超乎想象的超级工程。于此同时,借助量子退火算法对聚变等离子体控制进行优化,以此达成戴森球的自主运维。大家可以想象,戴森球一旦建成,它将如同一个巨大的能量收集器,环绕太阳运转,源源不断地收集太阳能,为我们的文明发展提供近乎无尽的能源。这不仅是能源层面的突破,更是我们迈向更高文明的坚实基石。”
“其次,构建物质闭环。过往那种线性消耗模式,即资源从自然界被开采,历经加工、使用,最终沦为废弃物被丢弃的方式,已难以为继。我们要彻底脱离这种陈旧模式,达成‘技术圈’与生物圈的和谐共生。这意味着我们要构建一个循环往复的物质利用体系,将废弃物重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对自然的索取,让技术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
“最后,实施行星级 AI 治理。强大的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技术,将成为高维工程自主演化的强大引擎,助力我们完成生物工程的飞跃以及文明形态的进化。想象一下,强 AI 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瞬间分析,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精准方向;量子计算则可模拟复杂的物理过程,加速技术突破。二者结合,将引领我们突破诸多现有技术瓶颈,实现从生物基因编辑到文明管理模式的全方位革新。”
李奥的目光变得柔和,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诸位,实现上述过程,绝非某一个学科、某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的,它迫切需要跨学科的深度协作,像核工程、地球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都要紧密携手。同时,还需要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这其中的难度,远远超过单纯的技术突破。”
同时,李奥调出伏羲计划的拓扑图,那是数万条光轨交织成DNA双螺旋。现场的人一众代表都震惊了,但都或多或少的明白了这次钢铁侠所展示的真正的科技实力。
拓扑图通常用于展示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在这里,伏羲计划的拓扑图代表着该计划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每一条光轨可能代表着计划中的一个具体环节、一项技术研发、一个研究方向或者是不同领域之间的协作关系等。通过拓扑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计划的复杂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而这“数万条” 强调了伏羲计划的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