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国家不需要皇帝,只需要皇帝手中的那根红笔和那个印。而明朝所谓的宦官专权,无非是皇帝把那根红笔亦或是那个印交给了某个太监保管,让其代行皇权,太监所专的权,其实质依然是皇权。
\n
与宋朝相比,其中的重大区别,是皇帝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n
就像去早餐店吃饭,包子油条可以随便选,可顾客要是想吃宫保鸡丁,抱歉没有。
\n
李申之没信心直接把制度推进到现代,但是抄一抄明朝的作业,应该执行起来难度不大。
\n
这种制度李申之曾经与赵士褭谈起过,赵士褭也在闲谈之中隐约地与其他几位相公说起过这种内阁制度,其他几位相公经过认真思索,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
\n
正是因为之前的预热,使得李申之说出改进制度的话之后,众人并没有表现出如何的惊讶。
\n
唯有吴璘一脸惊诧,看着气定神闲的几位相公与官家有条不紊地吃肉,心中想道:到底还是读书人厉害,气度深。而他一介武夫,不过是在战场上不怕死罢了,正要遇到大事,心情很难平静。
\n
李申之见无人发表意见,知道大家其实在心里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已经有了预判,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这种预判,便说道:“想必官家与相公也猜到了,下官想要说的,正是内阁制度。”
\n
简单地介绍了一遍内阁制度,范同率先发言:“如此一来,官家便能省去许多劳累,只需要坐在御中决断便可。”
\n
范同这个两面派,彻底地倒向了李申之,率先向赵构发起了进攻,倒是让李申之有些意外。
\n
有人挑事,剩下的人乐得看戏,纷纷等着赵官家回应。
\n
此时此刻,赵构忽然感觉无比的孤独,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是自己的马前卒,能够出来去与范同过招,还得他这个当皇帝的亲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