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就特别高兴了,周围的人仿佛就是他写作的动力,比头悬梁锥刺股更有用。
从第一日的下午,陆续就有学子送上他所写的《地方治》,从立意到展开,每有新意的,蒯龙也会点头。
蒯龙这审稿的方式,让学子们都铆足了劲,甚至还有大胆的在蒯龙审完之后,询问是否可以增补,蒯龙就会把答卷交还。
其实真用心书写的,三天也未必能真正完稿,这可不比科举,压力不大动力不小,毕竟侯爷的幕僚未来走官场完全不用担心。
也有担心的,不过,但凡蒯龙点名让其留下名号的,无不兴高采烈,虽然最终未必会被侯爷认可,但至少这一刻被认可的感觉还是足以自傲。
学子们似乎难得安静,晚上茶楼小二轮番休息,却少有再大声喊叫的。
反而凤梧楼外挑灯写书的人越来越多。御林军统领虽然暂时休息,但各小头目也并非没有眼力,凤梧楼左右百丈,若非参加侯爷幕僚考试,连进都进不去了。
就连国学院这些学子也有偷偷晚上前来的,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京都景色。
毕竟,也不是人人都胆敢去尝试。太过稚嫩就算侯爷不生气,自己也没脸上三楼呈递。
而《地方治》这道题已经在官员中开始流传,甚至六部已经确定派遣的人,都在家或者府邸中默默的自行书写。
三天之后,蒯龙从躺椅上睁开眼,面前又放了十几张书卷,而呈递的人都在楼道口靠在墙上等待着。
蒯龙查看了一下这十几张书卷作者都是第一次呈递的,让夜姬全都登记下来。
“侯爷不审了?”
“不了。”蒯龙说道“能用三日时间完成一稿,其能力先不说,毅力也非常人可比。”
蒯龙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小声,惊醒了那些等待的学子,而他们眼中全是惊喜,这评价已经排上号,就看蒯龙事后如何看待了。
若是还能抽空审阅书卷所答,再有评价,必然是被重用的。
事实也正如他们所言。
回到侯府的蒯龙梳洗一番之后,并没有立即进宫去觐见,而是在书房在将这十几张最后的书卷仔细的看了一遍,其中有三张的主张与他在西疆所想的暗合,只要这三人愿意前往常驻,人品再值得信赖,未来也会成为他重用之人。
皇宫中久等蒯龙前来的佘宇晨却没有等到蒯龙进宫,她还特意免了今日早朝。
又过了一日,三日未早朝的金殿终于打开了大门,蒯龙几乎是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