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下旨,由你全权负责此矿脉的开采事宜。待事成之后,朕定当重重有赏!”
李颖谢恩后,缓缓退下。而朝堂上的其他官员们,则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眼中流露出的除了羡慕,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嫉妒。
唐星宇将目光转向了丞相诸葛亮,缓声道:“丞相,依时间推算,是否已经到了开启第二科举之时?”
诸葛亮闻听此言,赶忙双手抱拳,毕恭毕敬地答道:“回陛下,关于科举一事,微臣早已筹备妥当,万事俱备,只等陛下您选定一个良辰吉日,便可正式开启。”
此次科举,微臣特意安排了诸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饱学之士担任考官,旨在为陛下您选拔出真正的贤才良将。
唐星宇闻言,面露喜色,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科举一事,务必要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切不可有丝毫偏袒。”
朕希望通过此次科举,让天下所有有真才实学之人都能有一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让读书人有机会报效国家,让他们不负自身才华。
说罢,唐星宇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科举亦是国家之大事,关乎我天星皇朝之兴衰存亡。”
故而,诸位爱卿亦需多加宣传,广而告之,使更多人知晓此事。待科举结束之后,朕期望能在朝堂之上看到众多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的新晋官员,为我天星皇朝的江山社稷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文武百官们齐声领命,声音震耳欲聋,在朝堂上回荡着。
随后,又有几位官员站出来,简单地汇报了一些政务。唐星宇认真倾听着每一个细节,随后便在大殿内和诸多官员一同解决此事。待所有官员都汇报完毕后,唐星宇便下旨退朝了。
下朝后,唐星宇并没有立刻离开朝堂,而是叫住了诸葛亮和韩非,示意他们留下。
每年的科举考试都是唐星宇非常关注的事情,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考试选拔出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才来为国家效力。
三人围坐在一起,唐星宇率先开口:“此次科举,两位爱卿有什么看法呢?”他的目光落在诸葛亮和韩非身上,期待着他们的回答。
诸葛亮轻抚着自己的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如今我朝有能力将一切来犯之敌挡在边关之外,依微臣之见,可在科举中增设实务策论,考察考生对当下国家治理、民生等问题的见解。”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选拔出更具实干能力之人,还能让他们在进入官场后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